周家復博士團隊與哥斯大黎加大學Leonardo Lesser-Rojas教授(中研院國際研究生奈米學程TIGP-Nano校友)團隊合作,首次利用奈米電極在百萬赫茲(MHz)區間觀測到交流電滲流(ACEO)現象,該頻率遠高於先前的預期,也超出了與電荷弛豫相關的德拜-赫克爾頻率。儘管這一結果在二十多年內......
MORE-
奈米尺度交流電滲流及其在超越電荷弛豫區間觀察到的頻率-尺寸規度律
2025-08-19 -
自駕單射流電紡絲結合細胞負載水凝膠具可擴展性混合功能之三維支架製造
2025-08-18 本研究由周家復博士團隊主導,聯合中研院物理所郭青齡博士及美國艾默里大學與喬治亞理工大學 Vahid Serpooshan 博士團隊,開發出一項新型生物混合製造平台,結合仿生三維電紡絲(ES)支架與精準細胞負載水凝膠圖案化,突破傳統三維生物列印(3DB 列印)在組織與器官尺度上的可擴展性及力學性能限制......
MORE -
吳孟儒副研究員榮獲<國科會114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2025-08-14 恭賀本所吳孟儒副研究員榮獲<國科會114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表彰其在理論核天文物理及粒子天文物理研究上的傑出貢獻。
MORE
-
拓樸節線半金屬GdSbTe中發現電子液晶相
2025-06-09 電子在固體中有時會自發排列並打破原本晶體的對稱性,形成類似液晶分子的特殊量子態。這種被稱為「電子液晶相」的現象,通常出現在電子間具有強交互作用的強關聯電子系統中,例如高溫銅氧化物超導體。
MORE
然而,我們的研究團隊在一種弱關聯性的狄拉克節線半金屬 GdSbTe 中,意外發現了「層列型電子相(smecti...... -
以彈性隔膜塌陷於微珠陣列微流體裝置中產生可控奈米侷限以提升生物分子結合動力學
2025-05-23 奈米侷限的目的在於大幅減少於微奈米流體中進行生物分子結合反應時受到的擴散限制,在奈米侷限的條件下生物分子可增加碰撞的頻率,以提高結合的效率。本研究使用調控彈性隔膜變形的方式,使具有微柱結構的隔膜坍塌於微珠表面,進而產生隔膜與微珠表面間的奈米侷限空間,並以連續的動態操作模式,將原先需複雜製程且高流阻的......
MORE -
凡德瓦材料之激子非等向性屏蔽
2025-05-14 本所林宮玄博士等人與南加州大學、淡江大學理論團隊報導凡德瓦材料之激子有非等向性屏蔽效應。光載子增加時,光極化方向垂直與平行材料平面所量測到的激子能量位移不同。
MORE
近期演講
專題演講
2025/09/02 (11:00-12:00)
視訊會議室(圖書館)
探討新型一氧化氮載體-DNIC-1對漸凍症小鼠之神經保護效果
曲在雯副教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
Hosted by Associate Research Scientist Huang, Jung-Ren
通識演講
2025/09/05 (14:00-15:00)
一樓演講廳

葉乃裳教授 /Department of Physic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osted by Distinguished Research Fellow Chen, Chii Dong
通識演講
2025/09/09 (14:00-16:00)
一樓演講廳
Unveiling New Physics and Functionalities through Straintronics in 2D Materials

陳則銘特聘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物理系
Hosted by 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 Hsu, Chen-Hsuan
專題演講
2025/09/18 (14:00-15:00)
五樓第一會議室
Tensorial Spin Hall Magnetoresistance and Unconventional Spin-Orbit Torques
程然副教授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Hosted by Research Fellow Lee, Shang-Fan
其他活動
2025/09/25 (15:00-17:30)
一樓演講廳
中研院文哲所人文講座辦公室
Hosted by 中研院文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