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短評選

中秋談環保           核四爭議的理想和現實              準備迎接「氫氣經濟」的來臨

發展奈米科技,提升台灣產業         小就是美,也是人類永續發展的策略

迷信慣了的台灣人      把政治和宗教狂熱轉變為科學熱誠

我們追求學術卓越的根本問題         多元化入學有那麼可怕嗎?

莫錯失建立兩黨政治的良機             大學追求卓越與評鑑

提升環保,莫讓垃圾淹沒美景:近十年台灣經濟成長迅速,國民每年平均所得已超過一萬美元,也就是說台灣即將進入已開發國家之林。人民生活富裕,個個穿得漂亮標緻,大吃大喝稀鬆平常,豪華飯店及商店擠滿了一擲千金的闊(客)人,動輒名酒XO或名錶Rolex。聽說世界上這類產品的銷售量最多的國家,台灣僅稍低於日本而已,日本國民每年平均所得高過台灣三倍,人口數目也超過台灣六倍左右,在台灣高級洋酒及名錶銷售量能接進日本,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

        在開車上台灣人也不肯認輸,雖然在里程趕不上地大人稀的美國,在次數上不該輸太多吧。除了街頭塞滿賓士、富豪等高級外國車輛外,每有節日或週末,高速公路更是擠得水洩不通,高速公路反而變成為蝸牛公路了。甚至於機場也不例外,台灣每年出入桃園機場的旅客近五百萬人,也就是說平均每年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往外國飛,這在世界上該可名列前茅吧。台灣人就是忙,忙著賺錢,也忙著亂花錢。

        賺錢是一件好事,只要賺得正當,有什麼不好? 一個人賺多了錢,不只自己不愁吃穿,國家也變得富有。努力花錢也不是壞事,賺錢的目的本來就是要花用的,要享受的,不敢花錢,貨物囤積,反而會使國家經濟呈現蕭條。最近美國就是個好例子,由於國家經濟長期不景氣,人民缺乏信心,有錢也不敢花,只敢用來購買股票,股票價格上漲,人民反而失業,經濟也更加蕭條。但花錢要花得當,花不當不只沒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反而把台灣生態環境破壞無餘。想一想,為了顯赫戴一只Rolex或喝一瓶XO,台灣必須向外國銷售多少塑膠玩具、拖鞋、保麗龍、布匹、或加工品。在製造這些廉價產品時要污染多少台灣的空氣、河川和環境,也難怪三四十年前可以游泳釣魚的淡水河,現在連划船都嫌臭呢。習慣成自然,在此我想請問大家,台北市一年有多少天,空氣清淨得能夠看到遠山?我看大家已經忘了台北市是環山的都市吧,我們花錢應該花在公共建設、住房及美化環境上,這樣生活品質才會真正提高。

        大家只想賺錢,父母教育子女想到的是學成可以賺大錢,不是當醫生就是從商,除了電子資訊業外,工程師已經不再是熱門,基礎科學或文藝更乏人問津。學校教育似乎也只著重專業,學生的公德心低落,在公車上很少看到年輕學生讓坐給老人或殘障的美事,媒體聽到的消息,不是吸毒飆車就是械鬥殺人,在交通上闖紅燈時常可見,到處丟垃圾是司空見慣。我常有機會接觸來台的外國客人,大家對台灣經濟發展的迅速都佩服得五體投地,但很少人對台灣有真正的好印象,有些人不客氣的說台灣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垃圾島,整個島丟滿垃圾,到處是噪音、污水和臭氣。

        讓我們來看看都市吧,在台北除了市政府和總統府周圍與幾個公園,有專人打掃還算乾淨外,幾乎沒有一條街不是散滿塑膠袋、廢紙、廢鐵、廢胎和廢車。淡水河污濁不堪,一遇天熱就臭氣薰天,就算開快車、在半哩外也會聞到惡臭。我原以為這只是在大都市才有,鄉下不會這樣,但請你到鄉下走一趟,有哪家屋簷角落沒有垃圾,有哪條水溝或小溪不是丟滿垃圾。有次自強活動到草嶺旅遊,感嘆於台灣風景之美,層疊而翠綠的峰嶺,深邃的山谷,竹林小徑更是詩意。是的,這只是遠看時的感覺,近看就慘了,愈是好玩遊客多的地方,垃圾堆積得愈高。有一條竹林小徑,從山上直通山谷溪流,沿途可以看到穿過竹葉的閃閃日光,可以聽到竹葉飄落的窸簌和潺潺的溪流與瀑布聲,真是詩意。一旦你往下看時,所有的詩意就消失殆盡,不是竹子上刻滿遊客的名字,就是小徑兩旁推滿紙盒、塑膠袋、以及鐵和鋁罐等。想一想這些破壞生態的污染都是我們國家將來的主人翁在課外活動時所留下的「好玩」的紀念品時,就令我啼笑皆非,我們首先該做的就是好好的把領隊們叫來教訓一番。

        台灣是所有居民的寶島,她本是一個美麗島,葡萄牙人還驚嘆的叫了一句Formosa,不要因為現在大家有錢了,用得起塑膠袋、果汁盒、飲料罐,買得起車子、唱得起卡拉OK,就可讓它沈淪為垃圾島。讓我們勉勵自己,也好好教育下一代環保觀念,養成乾淨的習慣,台灣才會永遠是一個美麗島,生活品質才會與國民所得一起成長,在此呼籲大家,不要把美麗島變成垃圾島!(1992824聯合報學者論壇)

中秋談環保:中秋節前幾天收到一大盒月餅,是上司朋友送來的,他平時工作忙碌,很少有機會看到,收到這盒月餅,心裡感到一陣溫馨。禮盒很重,猜想裡面一定裝滿大月餅,盒子放在一個大提袋裡,這紙質的提袋上印有詩情畫意的中秋月景,紙面還塗上一層塑膠,看來很亮麗。我的第一印象是為何送來這麼大一盒高級月餅,不是太破費了麼,而且我們夫妻兩人怎能吃完這麼大的一盒月餅。等到拿回家,把禮盒拿出來,發現盒上面還包著一層透明的玻璃紙,玻璃紙印有金色圖樣,禮盒當然又是印得富麗堂皇,還沒打開它我們已經在暗自高興,今年中秋節口福真是不淺。把盒子打開,裡面裝著十二個看來中小而細緻的月餅,當然每個月餅另用玻璃紙包著,然後置放在一個金色的塑膠隔離盒中,紙質禮盒出奇的厚,有半公分多,原來重量大部分來自紙盒。盒子裡面有點空空洞洞的,靠著隔離盒和玻璃紙勉強把月餅塞到不會鬆動。其實小的月餅才精緻味美,這麼一想就恨不得馬上拿一個塞進口中,千等萬等,等到吃飽飯,總算可以享受一下月餅了,花了不少力氣才把堅忍的玻璃紙撕開。一個餅足夠兩個人吃吧,得注意體重啊,切了一半咬了一口,覺得又鬆又軟,材質很普通,沒什麼山珍海味,味道還可以但沒什麼特別,半個吃光了覺得一點都不過癮,只好又開了一個。就這樣兩天內整大盒月餅已經被我們兩夫妻吃光了,雖然吃得不頂過癮,也算是過了個好中秋。吃光了才發覺到真正的問題,空盒子要怎麼辦,這麼大而漂亮的盒子丟了真可惜,不丟家裡早已經堆滿了空禮盒,每次收到禮物或買件日常用品,總是裝在富麗堂皇的大盒子中,裝的東西也許不多,質料也很平凡,盒子可是一個比一個貴重一個比一個大,怎捨得丟。房間本來就小,早已擠滿空盒子,再也找不到適當的地方,就是有,儲存這些空盒子又有什麼用處呢,每個家庭差不多都有同樣的經驗,一樣有不少沒用的美輪美奐的大空盒子。

中秋節是很有意義的民俗節日,除了賞月和吃頓大餐外,親朋好友和機關主管或同事不免互贈月餅。其實中秋可算是豐收節,吃頓好飯是對自己一年來辛苦工作的犒賞,緊繃的生活也可放鬆幾天。 也是感恩節,贈送月餅是為了表示和繼續親戚朋友間的情誼,或答謝同事一年來的努力。又像是情人節,或千里共嬋娟或相約欣賞明月,是兩地相思也好,是一地相印也好,多詩意,多情意。這是充滿人情味,祥和社會的好習俗,只是在贈送月餅時我們也看出了台灣環保的一個嚴重的問題。月餅是很便宜的東西,一個材質好味道美的大月餅最多也只需花二十元左右的材料,一盒四到八個月餅的禮盒,真正吃進口中的餅也不超過一兩百元的食物,但商人為了製造好品質的假象,又花了等量或更高的經費來包裝,月餅可以省,包裝省不得,當然這種作法只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包裝好的禮物才像樣,才夠誠意。嚴重的環保問題就來了,每個禮盒包裝材料遠比月餅重,月餅是自然界的有機物,不是主要污染源,層層的包裝全屬於不易腐化的高污染塑膠和紙,製造這些材料所需的能量和化學原料不說,處理製造時所排放出來的污染和處理這些高貴的廢棄物,不知要花多少消費者不易看到的費用和社會成本。其實我只是用中秋節作為例子,其他節日又何嘗不是如此,而平常生活所製造的垃圾量更是可怕,沒有人願意垃圾掩埋場和焚化爐建造在自己家附近,民眾動不動就用遊行和抗爭來反對,使我們的社會混亂不堪,卻很少人願意花點精神,努力用改變習慣和觀念來減少垃圾量,並努力推動資源回收工作。 

        台灣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嚴重性大家都已經警覺到,工廠的廢氣、廢水和廢棄物很容易引起民眾的恐慌和不安,如何減少和處理這些高毒性的污染有法律的規範,只要商人喚出良心遵守法律,環保署官員不瀆職,官商不勾結,不縱容嚴格執行法律,應該不難改進。不容易被民眾注意到的是民眾本身製造出來的垃圾,一般家庭的廢水和廢棄物,很難制訂完整的法律來規範,而政府官員在選票的壓力下,不願意得罪選民和民意代表,也就更難嚴格的執行環保法律,要改進污染問題主要得靠民眾自己來關心,以改變習慣和觀念來減少污染量並節省能量的使用。我們希望新政府拿出魄力,倡導民眾改變不良習慣和觀念,以達到保護生態和環境的目的。另外不管是國內或國外,歷史上社會的大改革多半來自於富有熱情和理想的年輕人,在此我也呼籲台灣的年輕學生能更積極的倡導並身體力行,推動生態和環境的保護工作。(自由廣2000年中秋)

核四爭議的理想和現實:核能爭議已經持續了三、四十年,核四爭議也有十年以上,經過這些年來無數次辯論,至今仍無客觀結論,原因很簡單,核能和核四的興建與否已經不再是專業判斷的問題,它老早就被泛政治化了。擁核者堅持沒有核四,台灣電力不足以發展經濟的需求,替代能源不可靠也不能應急。反核者認為核四是專制政權控制立法院時所通過的法案,反核能和反核四就是反專制,雖然立法院已經通過核四全部預算,這法案對新政權並沒有約束力,況且只要提高發電機效率,節省用電,並將電力自由化,台灣現在不缺電,將來也不會缺電。

 經濟部核四評估委員會反核者和擁核者經過四個月的討論,最後是以各持己見收場,這種討論的價值和客觀性值得懷疑,這幾個月白白浪費掉不說,對社會也造成不安。經濟部長提出廢核計畫,最重要理由是核廢料處理問題難以解決,興建核四等於把子孫們的生存空間剝奪了,我贊成這種說法,但是不建核四,難道我們核一、核二和核三所製造出來的廢料就可以不處理了嗎?既然必須處理,核四廢料不也一樣可以同時加以解決。

 我的理想是反核能,反對發展任何過分破壞生態環境的能源或工業,多發展節省能量的科技和產業,並開發再生能源,而且寧可減緩經濟發展也不要破壞生態環境。在很多場合,我一再地主張台灣應該發展乾淨的產業,少用能量的產業,也就是高智慧型的產業。但反對核能並非就是反核四,原因是核四的興建已經在國家最高立法機關通過,除非以革命推翻中華民國政府,我們就必須遵守中華民國法律,不能因政黨輪替便把國家重大的既定法案完全推翻,重大政策的延續性很重要,要改變可以,但必須透過正規程序以立法來改變,只是現在執政黨有能力改變控制立法院的反對黨立委的思維嗎?任何個人主張都應該屈服於民主政治體系的維護,要不然我們又會回到恐怖的專制時代,試想綠色恐怖和白色恐怖又有何不同?

 繼續建造核四其實一點都不違反民進黨的黨綱,核四是國民黨執政時用其立法院的多數強行推動出來的,民進黨現在不過是繼續本來已經在執行的既定法案而已。核能政策和核四建造決策的歷史功過應該由國民黨負全責,民進黨的責任僅在於預定的期限和預算內完成核四的建造。民進黨只要不建核五就沒有違反黨綱,這麼簡單的邏輯應該是顯而易見的。我現在主張核四應該繼續建造的理由是:

 一、經過國民黨幾十年來的教化,民眾早已深信不建核四台灣經濟就會崩潰,現在要改變民眾的想法恐怕已經緩不濟急,廢核四勢必會造成社會的極度不安,股市早就反映出這種現實,我不敢想像台灣菲律賓化的可怕景象。

 二、核四續建當然還需花費千億以上,但這種花費是有收益的,廢核四也需花這麼多的錢,這種花費不只毫無收益,還會影響我們的國際信譽。

 三、建不建核四核,核廢料一樣必須花錢以最先進的技術來處理,不處理才是對不起子孫。

 四、唐院長和江先生的提議非常合理,核四不管在安全性、廢料量或在發電效率上都遠比舊核電廠高,如果有必要應以提早除役舊核電廠來提升安全性和發電效率並減少核廢料量。

 誠然,再幾十年,這些核能廠退休了,台灣就有四座幾萬年都難於再利用的廢墟,唯一的用途是當博物館供後人作歷史教訓之用。但人造廢墟到處都有,萬里長城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建造它不知浪費了多少資源和犧牲了多少生命,它從來也沒有真正發揮過抵禦外侮的功能,唯一用處是供那些大民族主義的後代自豪而已。我們希望不管哪一黨執政,今後都不要再新建核能廠,而現在我們所能期望的也只是將來科學家會發展出新技術來解決廢墟的問題。

我們做任何事都要有理想,也都要為理想奮鬥,但這並不是堅持己見,現實還是逃不掉的,堅持個人理想而不顧現實和他人的看法,並不擇手段達成這種理想就有危險成為專制者。正如幾天前某前校長所說,希特勒和毛澤東也都有他們的理想,只因過分堅持自己的理想,人民反而蒙受其害,純粹的個人理想主義者不能不以此為戒。最後我得聲明,我是永遠的反核者,永遠反對以發展經濟為藉口破壞生態環境,但是我更珍重得來不易的民主體制,現在勉強支持續建核四,也只是為了實現更高的理想和顧慮到現實而已。(自由廣場2000年秋天)

準備迎接「氫氣經濟」的來臨 動力是經濟發展要件,瓦特發明蒸氣機激發了人類史上最大最快的經濟轉型,產業革命。再經過兩百多年的進展,現在交通工具主要使用內燃引擎,其他機械的運轉和家用能源則非電力莫屬。不管是引擎或電力,最重要的能源是碳水化合物燃料,亦即燃油、燃煤或天然氣。燃燒這些天然蘊藏的能源都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氣體到大氣,破壞大氣二氧化碳的平衡,造成地球的暖化與空氣的污染,是人類永續發展最大的殺手。

由於石化燃料經濟體系已經永久傷害到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而且石化原料蘊藏量有限,不久就會用盡,加以最近燃料電池研發的進步,美國總統布希在今年1月底宣布推動「Hydrogen Fuel initiative 氫氣燃料率先計畫」,期待在二十年內把全國交通工具能源從石化燃料逐漸轉換為乾淨的氫氣。他在4月又宣布「FreedomCAR initiative 解放汽車率先計畫」,鉅額投資兩項計畫以加強燃料電池的研發和國內普遍使用氫能時所需周邊設備的建置。美國和歐盟也於6月底發表共同推動「氫氣經濟」的聲明,目的在於制訂規章、標準和法律,及在技術研發上合作,以促成氫氣經濟的早日來臨。

氫原子是自然界裡最小最輕最簡單的原子,宇宙中約百分之九十的原子是氫氣原子,地球上它以水和碳水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以往氫氣除了用在學理的探討和化學合成外,並沒有引起民眾的普遍注意,它對經濟的影響也少人知。不過情況即將改變,很多科學家相信二十一世紀的經濟將由「碳經濟或石化經濟」轉型為「氫氣經濟」。

氫氣能源的好處是只要成功的找到從水提出氫氣的方法,它便用之不竭,且燃燒時只會排放水氣,不會污染空氣或傷害大氣而造成地球暖化現象。可惜地球上並沒有儲存大量現成的氫氣,它必須用其他能源來製造,也就是說氫氣能源的使用必須有生產其他再生能源的配套。最為理想與直接的氫氣製造法是利用陽光和觸媒劑來光分解水成為氫和氧,如此做氫氣可算是太陽能的carrier帶媒,太陽能用之不竭。另一種可行的方法是利用太陽電池或風能發電來電解水成為氫和氧,可惜大量生產太陽電池和風車發電也會造成環境的化學和噪音的污染。

氫氣和氧氣可直接當作內燃引擎的燃料,也可透過燃料電池來發電。燃料電池的構造和一般電池類似,有用觸媒劑製成的陰陽兩電極,氫氣和帶氫化合物如天然氣、甲醇或普通汽油都可用作燃料。燃料從陽極注入,空中的氧氣從陰極注入,經過兩極之間的多分子電解劑和過濾膜的電化學作用,兩極之間就會產生電流。如果利用碳水化合物,則此電池仍然會排出二氧化碳,但因為電流來自電化學作用,並沒有真正的燃燒,所以比使用一般引擎還是乾淨許多。更重要的是再生能源的生產需要從大氣吸取二氧化碳,其量和燃燒時排放的相同,所以大氣的二氧化碳並不因再生能源的使用而增加,也就是說大氣的二氧化碳含量可維持動態的平衡,不會對地球造成不良效應。

燃料電池不只可用在交通和生產工具上,也可直接供應家庭和大型建築用電。但要普及氫氣的使用,我們必須先開發安全的儲藏和搬運技術,還必須普遍建置氫氣經濟所需周邊設備。儲存與搬運可用高壓氣瓶或液態氫瓶,也可把氫氣儲存於奈米碳管或奈米顆粒化合物中,奈米科技在這裡派上用場,惟至今仍未開發出成熟技術。液態氫因為輕體積大而搬運不便,而且很多人擔心它的危險性。不過最新研究顯示氫氣洩漏空中時,因比空氣輕會很快向上擴散而稀釋,不會爆炸。一般人誤以為「Hindenburg 辛登堡」太空船失事是因為氫氣爆炸所致而對氫氣心存恐懼,真正原因是靜電放電的火花點燃了太空船的布料外皮所引起。真正值得我們擔心的是最近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科學家認為在製造、儲存、搬運和使用氫氣時,很難避免的約百分之二十的漏失將造成臭氧層的破壞。總之氫氣經濟看來近在咫尺,但正如美國政府的預估,仍須二十年的積極研發評估與周邊設備的建置,才有可能把現有的多污染石化經濟轉型為乾淨的氫氣經濟,而且除了需要大量投資開發外,政府和企業也得有決心才有成功的指望。

台灣在這方面也有不少研究,但熱誠遠不如先進國家,人民的認知也很缺乏。很多人會質問我們一下子要追趕生物科技,一下子要推動奈米科技,現在又要談氫氣經濟,台灣何必一天到晚跟著先進國家後面跑,到後來還不是一事無成。而且燃料電池在汽車上的使用,世界各大汽車廠早已大量投資研發,技術也快成熟,很多工廠已經推出燃料電池試用汽車,甚至於波音公司都將開始測試燃料電池應用在飛機上的可能性,台灣何必又怎能與之競爭。本來世界競爭就是這麼的激烈,只要慢一步要追趕就事倍功半,在世界主流科技研發上,台灣一直是後知後覺者。至於台灣應該推動哪種科技和如何推動才具優勢,這問題應該參考國外權威的意見後,由國內學者專家和政策制訂者共同討論議決。(自由廣場,7/8/03

發展奈米科技,提升台灣產業: 很多科學家認為奈米科技和產業的成功結合,將會激發二十一世紀的新產業革命。有些人甚至於大膽預測,奈米科技對人類的影響將遠超過半導體和資訊科技,原因是它不只會對電子和資訊工業造成重大衝擊,也會對化學、材料、生物和醫學技術做出同樣的貢獻,因此值得國家大量投資,加緊這方面的研發工作。前年一月美國總統柯林頓向國會提出一項推動奈米科技的法案,大量投資此項研究,其他先進國家也不甘落後,把發展奈米科技當作國家研發重點。

        到底什麼是奈米科技,奈米是長度的單位,它代表的是十億分之一米,或約三四個原子串起來的長度。一般說來,只要尺寸在0.1100奈米之間的材料結構的物理化學性質研究,和這種材料結構的製造、操縱、和量測等技術和儀器的研發,都可稱之為奈米科學和技術。我們是否已經進步到真正能把奈米科學的發現,大量應用到工業產品的程度呢,在某些化學材料的應用,如染料和塗料,鋰電池材料與隔離膜等,奈米技術已經成功的用在生產技術上,但談到大規模應用,我們不妨借用美國IBM公司奈米科技研究群主持人最近的講的話,「其實現在還談不上奈米科技,只能說奈米科學而已」,也就是說在現階段,奈米技術尚未成熟,與奈米科學仍無法區分。原因是雖然科學家早就知道自然界裡有不少奈米尺寸的材料結構,生物分子便是最好的例子,到現在還沒有發展出成熟的技術或能力來操控這種超微小結構,也沒有簡易的量測它們物化性質的方法和儀器,對這種材料的運用原理更欠缺瞭解,仍離大量製造和應用甚遠,而解決這些問題正是奈米科技研究的主流方向。

在此,我們不妨以電子原件為例稍做說明。現在電子產品元件中的電晶體和連結尺寸都已經縮小到 15 奈米以下,在電腦不到兩公分平方的中央數據處理器Pentium IV裡面就有四千多萬個這種尺寸的電晶體。台灣不少矽晶圓公司已經成功發展出內結構小於 110奈米原件的製作技術,科學家預料光刻法極限將在 40奈米左右,用電子或離子束刻畫術還可縮小到10 奈米級大小。利用掃瞄隧道顯微鏡可再減小近一數量級,能夠有控制的搬移單原子和分子,所以原件尺寸勢將隨著時間縮小。到底器件會縮小到哪種程度呢,那就要看我們能否克服物理和化學性質極限所衍生的問題,和能否成功的開發出新簡易且經濟的大量生產技術才能決定的了。

        當材料結構小到奈米尺寸時,材料中的原子大部分成為表面原子,這種材料結構的表面物理和化學性質會變得更加顯著,固體表面原子的熱與化學穩定性比裡面的原子要差得多,也因如此表面原子才有觸媒作用,但是從奈米結構的耐用性來考量,這種性質卻是十分棘手的問題,首先需要解決的是找到有高度熱與化學穩定性的新材料。另外小結構中的電子會呈現顯著的量子效應,量子點會像原子或分子有分明的能階;量子線會有電導量子化現象,也就是說導線電阻的觀念已經不再適用;奈米大小表面會有電子波侷限和干涉現象;絕緣層薄到奈米級時其絕緣性質也會因電子穿遂現象而消失;超微小結構的電容量非常的小,一個電子進去就會改變它的電位;其他磁性、物化性質也和大型材料結構全然不同。其實我們對這些現象而然欠缺瞭解, 現在急迫而嚴重的問題是,我們所用材料結構尺寸已經縮小到器件所利用物理原理即將失效的階段,科學家預測這些物理原理的適用性再撐不過十年,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要利用小材料結構,我們不只需要找出更好的材料和更簡便的生產方法,也同時必須知道它的新物理和化學性質,想出新運用的原理,但預料這些都是只要投資經費研發就能解決的問題。

        奈米科技不但可以應用在尖端材料和光電工業上,在生物和醫學上一樣有用。有一天當我們已能區分出健康和患病者間DNA基因內碼秩序差異時,也許可利用奈米科學知識來加以修正;生物晶片因為結構微小其偵測靈敏度特別高,只需要極少量分子就能檢驗出病因或偵測到毒物;現在生理檢查避免不了驗血、驗尿、驗一大堆東西,有些檢驗還得等好幾天的細菌培養,生物晶片一旦發展成功,小小一片從分子生物學出發,一次可做多種檢驗,且不到幾分鐘或幾秒鐘便能全部完成。當然製造小醫療器件,把它注入體內做長期醫療工作或釋出藥物也是發展方向之一,器件小對器官的干擾會大幅減低。另外在基礎生物醫學方面,生物分子如何作用也可用奈米技術做細緻的分析藉以瞭解其作用機制;利用奈米技術科學家已經可以量測單一分子的光譜和鍵結強度,也可切割或連結某一特定的分子鍵;也能利用各種顯微鏡和數值模擬來觀察和瞭解一個分子馬達如何旋轉,一個蛋白分子如何鬆縮等現象。其實生物乃是高效率奈米機器的高密度高效能的組合,我們想發展奈米科技一個好途徑是瞭解生物奈米器官如何作用,並學習如何來應用或仿效生物分子。

器件縮小除了重量減輕方便攜帶看來也時尚外,還有什麼其他好處呢? 好處實在太多了,首先它所用材料少,所用來製造和運轉的能量小,它的效用、靈敏度、活性度、和作用密度都會大幅提高;電子原件運轉速度高,生醫器件功能多而體積小,所需電壓低,安全而可靠。因為有上述等等優點,在地球有限資源的有效運用和環境的保護上都比大器件有利。想一想追求健康的身心和舒適的生活乃是人的天性,現在地球上不到百分之二十的人口生活程度足夠享受高科技成果,如果有一天其餘的人經濟也進步到能夠享受高度生活水準時,我們不趕快把一切器件用品縮小,世界還有足夠的資源嗎?現在環境的破壞已夠大家擔心,將來更是束手無策,所以奈米科技也是人類永續發展的最好策略。

奈米科技和一般科技不太一樣的地方是科學和技術已經匯合在一起,無法分辨。現在我們對奈米尺寸材料結構的物化性質瞭解仍然有限,要研究它們我們必須先尋找奈米材料,發展新儀器來量測研究這些材料新物化性質,並想出新運用原理,也開發出新製造技術。在建造尖端量測與觀察顯微儀的經驗會直接幫助奈米原件生產技術的開發。台灣在生產次微米半導體原件和材料方面累積有世界級經驗,只要有健全的基礎奈米科學研究作後盾,我們無需從頭開始,在奈米科技產品的開發上比其他國家更具優勢,奈米科技的發展將會把台灣半導體工業從代工升級到領先地位,也會把它的景氣重新振作起來。奈米科學的研究不只是新知識的追求和探討,高級研發人才的訓練,也會對國家的振興經濟和產業升級做出重要貢獻。(200159中時論壇)

小就是美,也是人類永續發展的策略:我們即將進入二十一世紀(2001年開始)之際,在科技上有不少革命性的發展。一般人常聽到的是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學方面的進步,不久的將來,人的基因體次序就會被全部鑑定出來,疾病便可從基因體次序中的缺陷著手做預防性或後續性的治療。在能源方面,現在的火力和核子超大型發電廠,將逐漸被多元化的單獨小型能源所取代,舉凡日光能,風能,地熱能,不同燃料的小型發電機都可能混合起來使用。這些預測天天可在通俗科學雜誌上看到,有時科學雜誌也會報導一些發現和突破,但什麼時候會大規模落實還很難預料。倒是「小」的革命不只不再是猜測,而是二三十年來一直在寧靜中進行,現在正在加快腳步,我們也天天都可看到,可感覺到的一種科技和產業的革命,那就是電子元件和產品與許多高科技產品都在縮小尺寸的革命,可簡稱之為「小就是美」的革命。

        我們現在所用的電子產品中元件結構有多小呢,電晶體和連結尺寸都已縮小到0.25 微米(百萬分之一米)以下,也就是說光學顯微鏡已經無法看清楚,而在電腦中央數據處理器Pentium IIIII裡面就有一千四百萬個至四千兩百萬個如此小的電晶體。台灣不少矽晶圓公司已經成功發展出0.13微米大小的原件,科學家認為光刻法極限將在0.04微米以下,用電子或離子束刻畫術還可達到 0.001 微米級大小,或達到奈米(十億分之一米)級大小。利用掃瞄針顯微鏡可再減小約一數量級,科學家已經能有控制的搬移單原子,所以原件尺寸勢將隨著時間縮小,到底會小到哪一程度就要看我們能否克服一些物理和化學性質極限所帶來的問題才能決定的了。

        當材料結構小到奈米尺寸時,材料中的原子大部分都成為表面原子,也就是說這種結構的表面物理和化學性質會變得更加重要。固體表面原子的熱穩定性比裡面的原子要差得多,化學穩定性更差,也因此表面原子才會有觸媒作用,但是從奈米結構的耐用性來考量,這些卻都是相當棘手的問題,首先需要解決的是找到有高度熱和化學穩定性的新材料。另外小結構中的電子會呈現更顯著的量子效應,量子點會像原子那樣有分明的能階,量子線會有電導量子化現象,其他磁性物性也會和大型材料結構有顯著的不同。 今天材料結構尺寸已經縮小到器件所利用物理原理即將失效的階段,科學家預測再不到十年,現在電子器件所用的物理原理就會失效,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要能好好利用小結構材料,我們不只需要找出有效的製造方法,也必須研究瞭解它的新物理和化學性質,但預料這些都是只要投資經費研究發展就能解決的問題。

        器件變小除了重量減輕容易攜帶,看來也時尚外還有什麼其他好處嗎?好處實在太多了,首先它所用材料少,所用來製造和運轉的能量小,它的效用、靈敏度、活性度、和作用密度都會大幅增高,電子元件運轉速度高,也比較可靠。因為以上種種優點,在地球有限資源的有效運用和環境的保護上都比大器件有利,想一想現在地球上不到百分之二十的人口生活程度足夠來享受高科技成果,如果有一天大陸、印度和南美的人也都要享受同樣的生活水準,不趕快把一切用品縮小,世界還有足夠的資源嗎?現在環境的破壞已夠大家擔心,將來更要束手無策。「小就是美」不應該只限於科技產品,人性也需適應於這種觀念的改變,人類與生俱來的本性崇拜大、高和強,所以高樓大廈、高山大海和浩大宇宙都是大家所仰望的,即使人也要用偉大的領袖、大將軍或大丈夫來顯示威望和才能。反之我們賤視小與弱,所以輕視小人與女人,用弱少、小卒、小兵、矮小等等描述無能和低賤。其實那種觀念不只不公平而且錯得離譜,我們都知道柔性往往勝過剛強,女人不只壽命比男人長約十年,遇到災難時也更有耐力和忍性,更能應付逆運。

人類永續發展的策略不妨從地球演變的經驗來思考,凡是消耗資源太多者必先絕亡,恐龍早就絕跡,只留下化石用來警惕世人,鯨魚若不是聯合國推動保護策施,也許早已經滅亡。我們為了人類的永續發展,必須改變觀念和習俗,要如何節省自然資源又不減低效益和享受才是重點。簡單的說與其爛吃爛喝再花錢來瘦身,不如享受精而美的食物,不管吃什麼或用什麼,都在色、香、味、聽和觸上用功夫。也要重視精神生活,像藝術、文學或音樂,這些性靈的享受所用的自然資源很少但生活品質卻可大大的提高。 另一個方向是以地球豐富的資源取代稀少資源,地球上豐富的資源如砂和木材等,砂以不同形式呈現在我們的生活用品中,玻璃和陶瓷是顯而易見的用品,電子工業的矽晶體也是由砂提煉出來的,有人花九牛二虎之力試圖發展在電子原件中,以砷化鉀來替代矽片的新技術,但鉀的儲存量非常有限,一旦技術發展成功全面替代,不到一二十年地球上的所有鉀就會被用光,稀有材料一點都不節省,都不留給子孫怎麼可以呢。現在我們用很多石化產品,汽油塑膠和不少西藥便是,幾十年後恐怕就再也找不到石油了,如果我們能多用可再生的酒精、木材、玻璃和陶瓷,留下一些石油給子孫們製造藥品,他們一定會感謝我們的。當然所有產品都要做得耐用,並需強調資源回收和重新利用的重要,這樣也可以減少自然資源的浪費。

二十世紀科技發展得太快,人類習俗、思維和道德觀念往往來不及調適,而且我們在商人的慫恿下,競相享受科技成果而忽略了考慮浪費可能帶來的後果,到後來衍生出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等問題,很不幸的一般人也把這些弊端全歸罪於科學家。要知道解決這些問題最後還不是得依靠科學知識,而科學知識正是我們這一代所能留給子孫們用來解決他們問題的最寶貴遺產。(2001年自由廣場)

迷信慣了的台灣人:農曆七月鬼節又到了,雖然不是每個人都相信怪力亂神,但走過不少國家,台灣算是我看到最迷信的地方,我們的社會亂象有一部分根源於民眾太過於迷信。台灣可能是因為專業人士喜歡穿藍、綠色彩太過於鮮明的服裝,民眾不知相信誰,反而寧願迷信於上蒼、光環、高位、權力和花言巧語。除了鬼怪,台灣人更喜好造神,上下有繁多雜亂的神明,如土地公、地莊王、天公、媽祖、觀音、關公等,下還有不少仙人和神棍,如算命仙、風水仙、乩童 和宋神力等。他們無所不在,無所不有,大概是環境使然,要不然就是為了裝作平易近人和尊重民俗,連受過高等教育者也相信這一套。
 一般人路旁撿個類似神像,它便被膜拜為法力無邊的神明;物件被汗濕沾在身上,便以為已經練成磁吸神功。神像有大有小,有木刻或石雕,有泥土塑造的,有金身有色彩鮮豔的,有舊有新,各式各樣,算不完也數不清,就像個多元化的民主社會。神棍也有各式各樣,一樣的多元化,他們小則能夠混口飯吃,中則足以斂財騙色,大則擁有成群的信徒和香客,坐有豪華轎車,居有豪華住宅。
 造神也不限於拜拜的神像和祈求的神棍,在政治、企業和學術界同樣到處是大家盲目崇拜的神祇。什麼經營之神、管理之神、高科技之神,即使不冊封神位,也少不了頭頂冠上光環 ,而且「神物」可來自國內外。政治上泛藍人士信仰多神教,除了已經升天的,主宰過人民生殺大權的蔣氏諸神,和一中屋頂下的大中華意識保護神,宋、馬、連、立、強等外,對岸神州還有更純正、更眾多和更高層次的大中國「神物」。泛綠人士信仰較為單純專注,只信仰李扁雙台灣本土守護神。而學術界多少受過西方思維的影響信仰一神教,把全部榮耀歸於頭上頂著國際光環,可當人民道德典範的國師。人間和天上神明並無兩樣,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無所不懂,無所不管。可憐的神明,神在天國身不由己,不想管大概也逃不掉,眾生非要他管不成。
 神明的光芒是炫目而刺眼的,敬而遠之他們或許會照亮行徑,指點康莊大道,過於靠近反而會使人頭暈目眩,失去自我而迷失方向;小心,人體是很容易被神光灼傷的。即使是神明,他們照樣有相互模仿的群體習性,台灣眾神很少懂得謙虛和反省,還善於推卸責任,成功了功勞是他們的,失敗了責任自然是別人的。神奇的是就是如此,除了少數無神論者外,芸芸眾生包括受過高等教育者一樣盲目的崇拜他們,信仰他們。七月鬼節很快就會過去,陰間的「好兄好弟」只需撒些冥紙就能相安無事,如何對待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的眾神才是大家應該思考的問題。(自由廣場 8/2/03

把政治和宗教狂熱轉變為科學熱誠: 上星期象徵國內科學研究最高榮譽的「第一屆總統科學獎」由陳總統親自頒獎,得獎者代表的是國內科學研究的最高成就,除了學術界領袖李院長和不少資深學者專家出席外,更有很多政經界超量級人物蒞臨,為典禮增光不少。這次頒獎典禮是國內學術界從未見過的隆重禮儀,總統獎的頒發堪稱是近年來國內學術界最大盛事,國內科學界應該感到欣慰。我們希望今後總統獎不會因為財政的困難或政黨的輪替而中斷,這次唯一的遺憾是民眾和媒體的反應遠不如預期來得熱烈。

今年總統獎獎金由國內企業界龍頭聯華電子等公司贊助,曹興誠董事長在頒獎典禮的致詞,雖然簡短意義卻非常重大,值得大家深思。他主要說依據他的觀察,世界上科學發達的國家,他們的經濟、工業技術和人民生活水準也領先各國,反觀那些對宗教和政治過分狂熱的國家,他們的經濟發展也遠遠落後先進國家,人民也最為貧窮,也就是說經濟發展和科學熱誠成正比,而和宗教與政治的狂熱成反比。他強調因為台灣民眾對政治和宗教的狂熱已經足夠,對科學研究的熱誠則遠遠不足,所以聯華以後不再贊助政治或宗教活動,會把這些寶貴的資源善用來資助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

如果我們睜開眼睛看一下世界各國現況,除了少數國家如以色列對科學、政治和宗教都一樣的狂熱,國家也富裕而強壯外,他的觀察是正確的,也不難理解。一般說來貧窮的國家,人民為了生存會競相爭奪權益,對政治也自然狂熱,不幸的是這種政治很容易流於腐敗,人民生活只會更加困苦。還有教育水準的低落的國家,人民只知求安於鬼神,對宗教變得狂熱,有時宗教也成為奪取政治權益最有效的工具。

台灣和以色列的處境很相像,所以值得我們對兩國的異同做些比較。兩國人民生活和教育水準都不低,以色列被反對她主權的阿拉伯國家所包圍,台灣則籠罩在不承認台灣主權的中共強權威脅下,兩個國家人民沒有一天真正生活在安寧中,人民對政治也就變得狂熱。不同的是以色列人民,雖然在處理國家安全和巴勒斯坦的問題上有很大的歧見,但對國家的認同卻是全民團結一致的。反觀台灣人民,他們在國家認同上患有嚴重的人格分裂症,也因此公眾媒體最喜歡宣染統獨之爭,最賣座的節目全是政治口水秀,這種秀如雨後春筍應台灣民眾好鬥的習性而生,主持人的年收入個個以千萬計,很可惜這些秀的主持人,不但不幫助民眾從舊思維枷鎖解脫,以達到國家認同的共識,反而故意挑撥離間,用以提高收視率,這些秀不正是今天我們國家社會的最大亂源嗎?

猶太人歷經不同教派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長期迫害,對宗教信仰滋生強烈的共同意識,他們才終能排除萬難建立了猶太教國家。台灣民眾狂熱於宗教活動,但對宗教信仰缺乏真誠,只迷信於鬼神,宗教往往成為少數宗教人物擴充影響力和權力的舞台,也成為多數政客用來爭取選票和不法份子用來斂財的工具。在台灣選舉一個縣長或立法委員,費用動輒千百萬或上億,選舉造勢動員動輒數千人,這種狂熱既勞民又傷財。國內到處是善男信女和宏偉的寺廟,宗教人物良莠不齊,宗教的悲憫情懷往往被扭曲成私利的祈求,宗教家在民眾心靈的淨化和社會的慈善工作上,不辭勞苦的奉獻心力,但社會上同時也充斥著利用迷信斂財騙色的神棍。民眾每年不知浪費多少錢財和精神在祭拜與迎奉神祇和鬼魂上。不管是民眾對政治或宗教的狂熱,花費了這麼大的財力和勞力,不但沒有帶給他們福祉、幸運和安心,反而敗壞了民俗民心,並破壞了生態環境。

另外以色列和台灣非常不同的地方是他們對科學和學術研究的熱誠,猶太科學家不僅在以色列,也分佈在西方世界各個角落,近代史上他們在學術上的成就沒有任何其他民族可以比擬,像弗洛伊德和愛因斯坦的名字,即使是國小學生都會學到。以國和以裔科學家的豐碩成果,一方面對以國的經濟發展和國防有重大貢獻,一方面也影響了世界強國如美國和歐洲等先進國家,對以色列人民的尊重和對以國政府甚至於有些偏頗的強烈支持。反觀台灣,在政治沈淪為惡鬥和宗教淪落為迷信時,民眾漠視科學,對科學研究的重要性缺乏認知,年輕人對科學和學術研究也普遍欠缺熱誠。既然對政治和宗教的扭曲和過分的狂熱,只會敗壞民俗和民性與國家的經建和安全,我們為何不把這些資源善用在真正能提升國家經濟和人民生活的科學研究上,如果有一天,台灣的科學研究能在世界嶄露頭角,國際社會或許會對台灣另眼相看也未可知。從政者和知識份子如能以智慧,引導全民把他們對政治和宗教的狂熱,轉變為對科學研究的熱誠,則人民幸甚,國家幸甚。(20011019自由廣場)

我們追求學術卓越的根本問題:每個社會都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只要社會中每份子都能發揮長才,社會便會進步。地狹人稠的台灣,要加速人民生活品質的改善,最佳策略是創造「智慧社會」和「智慧經濟」。訓練大量具有分析、思考、判斷和創新能力的人才,追求卓越的學術和科學研究,累積智慧資產以升級品德和產業,才有希望達成這目標。

台灣為了促進科學研究和提升學術水準,十多年來邀請了不少國外著名資深學者回國服務。這些年來我們每年發表論文數目已經大幅增加,發表雜誌的衝擊係數和論文被引用次數也愈來愈高,但令人失望的是我們在國際學術排行榜,反而有逐年下滑的趨勢。到底出了什麼差錯,學者為此爭論不休,各種未經審慎思考的應急策施,如追求學術卓越國家型研究計畫和大學整合計畫,相繼出爐。但是只要我們沒有先找出真正落後的因由,並徹底改變我們對學術研究所抱態度,則不管怎麼做都只會浪費精力和資源,我們都沒有達到世界一流的一天。

我們在國際學術排行榜滑落的原因是外國進步得快,使我們的研究工作看來相對的遲滯不前,該問的是為什麼我們的進步比外國緩慢。我認為因素很多,首先政府在學術研究的投資,成長既不穩定也嫌不足,對年輕人投入研究行業和研究人員專心於研究缺乏吸引力和鼓勵作用。再來社會和媒體的「官大學問大」,「位高智慧高」的錯誤觀念,引誘傑出學者熱中於行政工作,忽略了更重要的提攜年輕學子和當他們「研究學者」榜樣的責任,年輕學子沒有機會認識真正專心於研究的學者,反而以不再活躍於研究的學者做榜樣。這些多少會阻礙學術進步,但我們最根本的問題出在於學者薪資結構缺乏彈性,和學者無法擺脫舊文化思維的束縛。

在我們社會裡,學者扮演的是「清高」的角色,學者應該不齒於名利。其實追求舒適的生活,安居樂業是多數人的人生目標,況且他們對家庭也有份責任,只要手段公正,得到名利有何不齒。在我們社會裡,學者必須承受比其他行業更高的道德標準,不知多少有興趣也有能力於學術研究的年輕人,因而選擇了收入豐富的醫生、律師、經理和工程師等為職業。我們要吸引第一流人才投入學術研究,不能捨本逐末,只靠宣導和鼓勵,有彈性和競爭力的薪資結構才是吸引年輕人的良方。

另外,孔孟教導的是中規中矩的文化,是嚴守倫理的社會,個人對權威的挑戰被視為是不尊道的行為,社會份子缺乏冒險精神,不僅如此,思維獨特的人往往會遭受到社會有形和無形的壓力,這種文化觀念和追求學術卓越背道而馳。我們的知識份子,不管講話或文章都會引經據典,也喜歡引用名人古人的名言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試想和名人古人的觀點大同小異,那他自己又有何創新?更荒謬的是引用的多寡和好壞,往往成為一個人有沒有學問的唯一指標。過分浸淫於歷史文化和豐富的學識,缺乏對原創性和創意的欣賞和尊重正是阻礙學術卓越的主因。

西方學者一樣會引經據典,但目的不同,他們為的是對過去學者權益的尊重,一方面也要表明自己的成果和那些人有所不同,意在於證明自己沒有抄襲和強調自己的創新。在西方社會裡,有創新的論文和著作才有價值,把歷史名人的論點重新排列組合,做點小推論,可不是一個有大志的學者會做的事,這種人更不會被認為是傑出學者。1905年,當愛因斯坦達到二十六歲,剛拿到博士學位不久,在一年內發表了影響二十世紀物理至鉅的,性質截然不同的三篇理論論文,而他所用數學卻淺顯得不超過我們高中生的數學程度。從這個例子我們不難知道,科研最重要的是創造新觀念,豐碩的學識其還是次要的,這點完全與我們傳統觀念不同。如果我們不把已經「習以為常」的錯誤觀念徹底改掉,不管我們如何的努力,也只能在平凡中打轉。

我們還有一個與追求卓越相違背的性格,那就是盲目的崇拜權威,沒有膽量挑戰或超越他們。我們應該尊重或甚至於尊崇權威,但崇拜大可不必,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立志超越他們。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但是如果連這種勇氣都沒有,那我們還是省下時間和資源,心甘情願的當個老二。我們要訓練的是胸懷大志,有冒險精神,有自信,勇於挑戰並超越自己和權威的,能夠發揮自己潛力極限的科學家。(自由廣場,6/18/2002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Taipei Times

多元化入學有那麼可怕嗎? 前幾天一位國二學生對多元入學制度的顧慮,竟然能使得經過教育專家和學生家們長久討論的教育改革方案突然受到質疑,連這位學生也驚奇的說「沒想到一個國中生有這麼大的力量?」,而有讀者也呼應說她只是吶喊出集體的痛苦而已。這位國中生態度之嚴謹令人欽佩,在她寫出對多元升學制度的顧慮之前,她很客觀的徵詢並統計好同學們的意見。如果每位國中生都像這位同學這麼聰明,那我國前途無量,大家也不必再費心談教改,但如果我們看看社會的亂象,我想大家都會同意我們的教育制度的確出了大問題,真的需要徹底改革一番。

在此我倒要問一問「多元入學有那麼可怕嗎?」。我常聽到美國友人說他們一生最快樂的時光就是中學生時代,請問我們國人有多少人會這麼說呢?而這正反映出多元和聯考入學制度的不同,美國學校採用的是多元入學制度,而我們採用的是聯考入學制度。 在台灣學生為了準備聯考,每天下課後晚上又消耗在補習班裡,不知多少年輕人把他們的青春快樂時光犧牲掉了。 一個國二學生,就是多聰明,態度多嚴謹,她的見識和經驗到底有限,她的意見固然值得大家再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改進,但不至於要把專家經過幾年一再討論的多元化入學制度推翻。

        首先想想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麼,是不是只在於從老師那裡學習到生活技能和處事做人的道理,當然不是。學校也提供了一個大環境使年輕人能相互認識,相互切搓,在互相尊重和競爭下相互學習生活技能和做人處事的態度。另外學校還有一項時常被人忽略的重要任務,那就是給學生一個機會和環境發覺自己的天資所在,並有機會發揮他們的長才,當然學校也負有替國家社會篩選和教育才能不同的人的責任。多元入學制度除了測試活用一般知識的能力外,就是要使學生在校中有充分發揮他們特有才能的機會,並在入學時考慮到每個人特有的才能。聯考制度就是在最理想的情況下也只訓練和篩選出通才和擅長於考試的人才,也就是說對記憶力好的通才最為有利,其他方面的天資就不容易受到重視了。

多數學生和家長反對多元入學的理由是他們寧願子女辛苦幾個月一考定江山,也不願意國中或高中三年期間天天擔心考試為考試而忙,阻礙身心的正常發展。請問在我們一生中有什麼事是一考定江山的,為什麼我們教育年輕一代時就要用這種錯誤的觀念?有人認為只要多設高中就可以抒解大家的疑慮,這種做法根本就沒對症下藥,多設高中會使教育更加普及,是社會必需走的方向,但是絕對沒法減輕學生壓力。學生壓力來自於家長朋友們過分的期盼,他們個個希望子女能擠入所謂的明星學校,而不是欠缺入學的學校。那麼是否完全去除學而優則士的士大夫觀念,就能解決升學壓力,其實社會之所以能進步主要貢獻來自於做事態度積極的人,這些人不管做什麼事都想比其他人做得更好,他們更會動用自己的腦筋,也更富創造力,而教育的目的正是要培育這種做事積極的人才,所以在能互相尊重下的競爭不只不必加以壓制,也許還可加以鼓勵。

多元入學主要的好處在於能及早發現和培養學生多元化的興趣和才能,而聯考主要的流弊在於只獎勵會考試的學生。多元入學目的不是為了減少學生的用功和努力,而是在於使學生能往自己有興趣和有天分的方向用功和努力。自己有興趣的工作就是再多花點時間也是心甘情願的壓力,就像運動競賽一樣,學生之間的競爭是一種挑戰,對很多學生而言不但不是壓力,反而是一種樂趣,也是國家社會進步和國際競爭力提升的源泉。學生無法忍受的壓力來自於只是為了滿足親戚朋友的期望做自己毫無興趣的工作,做自己有興趣的工作,那怕是艱深的數學或物理,或是艱苦的馬拉松和十項運動,學生們都會甘之如飴。多元化入學制度只要設計得當一點都不可怕,大家之所以害怕主要原因在於對新制度欠缺瞭解,聯考制度已經施行了四五十年,一般人怎敢輕易放棄由一個毫無瞭解的新制度來取代。重要的是教育部和學校加強宣導,並採取漸進方式逐步廢除聯考制度,而家長們也可以開始學會開放心胸,尊重兒女的興趣和意願,不再強逼他們專攻利多的行業,其實在我們多元化的社會裡只要做得好,行行都能出狀元。2000,自由廣場,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Taipei Time

莫錯失建立兩黨政治的良機:選舉剛過,泛綠軍大勝,泛藍軍有得有失,勝敗原因很多,報紙上已經有不少精闢的分析,我個人認為最主要是因台灣人民已經慢慢從五十幾年來、舊政府的教化和中共不斷的打壓威嚇中覺醒,台灣主體意識逐漸成為主流民意所致。

 另國民黨失敗的原因是連戰主席無法擺脫總統落選的陰霾,把過錯推給別人,也因過分急於報一箭之仇,不得不尋求黨內非主流派的擁護,而黨內主流派屈服於主席的眼神和同儕壓力,沒有多少人有勇氣站出來講真話,少數講真話的人也難逃被整肅的命運,整個黨被幾個聲音特別響亮的非主流所掌控,不幸的是不知有多少非主流暗中支持親民黨。

 親民黨成功的原因是主席眼光明亮,有韓信之謀,為了選票能屈能伸,挖票策略不正派卻發揮了最大功效。這次選戰,泛藍軍嚴重的受到兩年後總統選戰謀略的左右,整合難上加難,國民黨失去主導性,招致落敗。新黨急速泡沫化則是因為被親民黨大量挖票,和民眾已經厭惡,不想再看或聽到新黨中少數中共政權的傳聲筒,其他人遭了池魚之殃,他黨不能不以此為戒。

  泛綠軍雖勝、卻欠缺決定性,在泛綠軍到處歡欣鼓舞之際,莫忘了只要泛藍軍團結,他們仍有主導國會的力量。這次儘管阿扁以穩定國會作為訴求超強演出,民進黨靠著成功配票終能贏得八十七席,李前總統也賣命相挺,台聯才能獲得十三席和八%選票,但加起來離國會絕對多數尚遠。

 選舉中綠軍損失也不小,國民黨中本土意識濃厚的候選人多人落選,增加了選後籌組國安聯盟的困難。當然親民黨和國民黨的合作將卡在兩個主席的總統夢上,成功機會微乎其微,但只要國民黨使出同儕壓力或黨紀處分的利器,那些國民黨本土派也沒有自由伸展的空間。

 群策會的成立多少會勸導立委們以國家利益為重,惟選前在輿論和民意的壓力下,立法院照樣亂成一團。不幸每次當選名單中,總有不少人是靠政治亂象來壯大自己的,他們唯恐天下不亂,國會越亂他們的知名度也越高。

 現在台灣最需要的是穩定的兩黨政治,趁選舉剛完,政黨正在重新洗牌,大家也仍在考慮如何出牌時,如果所有當選委員都能以自己和國家的前途著想,泛綠與泛藍選邊站,大刀闊斧的組織兩大政黨,實施兩黨政治,這才是解決台灣政局亂象的一勞永逸之策,也才是台灣全體人民之福。

  李前總統對台灣的貢獻已夠宏偉,他年紀也大了,雖然健康佳,我們還是不忍心再請他出來為推動兩黨政治奔波勞累。假使他願意出面,以他和阿扁總統的威望促使泛綠軍團結,組織泛綠黨(台灣主體),泛藍軍必然會被逼迫團結成泛藍黨(中華主體)以為制衡,兩黨政治水到渠成。

 台灣民主政治趨於穩定,經濟潛力才能發揮,則不管是民主政治的推動或經濟的成長,李前總統的貢獻都將更為長久,他的歷史地位更加鞏固而崇高。

 首先所有政治人物得先培養出廣闊的心胸,以便接納和歡迎理念相同的新同志,再來政府該配合的工作是國民黨黨產的處理,這龐大的黨產得之不義,應依法歸還全民作為國家選舉基金,解決了黨產同時也會去除國民黨本土派內心中的猶豫。

 兩黨政治的好處是,除了政局容易穩定外,民眾很容易看清楚兩政黨不同的政治理念和政策主張,選民不易被候選人的甜言蜜語所迷惑,政治人物的權利與義務分明,責任政治上軌道,民主政治才算真正的落實。(自由廣場, 12/5/2001

大學追求卓越與評鑑:不少學界領袖和政府高級官員憂心,雖然政府近年來已經大量投資大學追求卓越,但是何時我們才能見到一所大學成為亞洲第一和世界一流,多數學者一致的答案是遙遙無期。與其無謂擔憂,我們不妨探討一所傑出的大學該具有何種特質,和如何才能提升台灣的大學教育與學術研究水準。

  首先大學是創造與蒐、匯集,和傳授與傳播高等知識的學府。大學除了教授、學生、研究和行政人員外也提供教學與研究設備,同時也頒發各級學位。西方在公元前三四百年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學術院就以創造學說和傳授高等知識為任務。中世紀發展成由多數獨立學院結合而成的大學,起先用來培養僧侶,後來轉為培育社會菁英。國人對牛津和劍橋大學最為熟習。以牛津為例,它是由35個各有其組織和活動的獨立學院所組成。

到了十七世紀,現代型綜合大學逐漸形成,美國哈佛和耶魯大學是早期代表。但即使是中世紀大學其組織也隨時間改變,現在除了獨立學院外,也有共同使用的系所與實驗室和博物、美術館等。大學在1960年代擴充成大學系統,加州大學便是典型例子。大學系統包括多個獨自運作的校園和研究中心,前加州大學校長Clark Kerr曾創新名詞Multiversity來彰顯它的規模和多元角色,但這名稱未被廣泛使用。儘管現在各類型大學並存,但只要大學行政組織能機動反應時代變遷需求,大學品質並不受影響。

大學的任務在學術研究上以創造新知識和觀念最為重要,在教育上傳授與傳播知識以啟發學生和群眾心智為主,需注重學生智能、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不過也不要忽略了學生謀生技能的訓練,總不能讓學生遭遇到畢業即失業的命運。大學是培育社會中堅和國家棟梁的學府,因此這些人需有深植的人文和公民素養,是非判斷能力和高尚品德。大學也應該是國家的頭腦,智庫、書庫和櫥窗,同時也是社會的良心。

當然大學需要有完善的教學和研究設備,優質的校園以及適合自由思想、創新、創作、創造和教學的環境。它是學生養成自我學習、終生學習和獨立思考的習性和能力的場所,也是同學和同儕相互觀摩、討論、學習、合作與公平競爭的空間。大學另一個任務是透過考試、論文研究和寫作來鼓勵學生發現自我,發覺自己天資和興趣之所在。同時透過這些程序鑑定學生能力並授予各級學位,因此兼有替國家社會鑑定和篩選人才的功能。

大學要卓越,每份子都得盡忠職守,他們的素質更是關鍵。教授是大學任務的執行和推動者,學生的榜樣(inspirer),大學的靈魂。教授的好壞是一所大學能否卓越的決定因素,因此建立並嚴格執行客觀、公平與健全的新、續與永聘制度極為重要。永久聘任制度在於謹慎篩選留任人才,其設置本意更在於保護他們一生的言論和學術自由,讓他們的發展不受到非學術因素的干預。在這裡我指的永久聘任制度不一定得和美國大學的Tenure System完全一樣,日本和歐洲大學是以超高標準聘請有創意的年輕新秀或已有崇高學術成就學者來維持人才品質,他們一旦受聘,職務便受到保障。

教授在教學方面要有充裕的學識和求知與教學熱誠,他不能以填鴨式教學來灌輸知識,而必須鼓勵學生自我學習與獨立思考。他關懷學生,以熱心和耐心公正的對待他們。大學對國家有深植優質公民的義務,教授必須具有公民素養以做學生榜樣。在研究方面,教授首先要有強烈的求真精神,和創新、創作與創造慾望。「真」對不同學者而言,尤其是人文社會科學學者,可能有不同認知,但求真重要的是代表一種心態。教授除了專業上可服務國家外,也可以智囊角色對國家發展提出高瞻遠矚的建言。既然他是社會的良心,他應該當社會弱勢團體的口舌,不宜奮力為國家社會裡已經佔有優勢的強勢團體爭取更多特權。

大學和教職員接受稅金支助,為了求進步,教授除了自我檢討外也有必要根據所負責任定期接受嚴格評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評鑑目的在於從客觀檢驗與建議下改進。教授評鑑在教學方面可用自行評鑑、學生評鑑、校友評鑑和外界評鑑進行。自我評鑑目的在由教授的自我省思探討教學有無缺失。學生評鑑會受到老師考試鬆緊和課程難易的影響,並不可靠只可供參考。校友評鑑比較可靠,好教授的教學內容可能比較艱難,一時不受歡迎,但是校友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和消化後就會發現從哪一位老師受益最多,可惜現代社會人員變動頻繁,校友評鑑很難落實。外界依照國際建立的一套標準加以評鑑,其結果應該更加正確。

學術研究評鑑比教學評鑑容易做得公平客觀,學術當對不同以原創著作,論文品質、數量和影響力做為主要考量。個人的學術成就可從他國內外同儕的認知和學術地位看出,他必然會有不少學術研討會的邀請演講,也會受頒各種獎項與榮譽,少數成就非常卓著者還會自創學派或領域。但這些或多或少會受時代因素和「蓬馬車效應(Bandwagon effect)」的影響。跨領域評比是不切實際,難於做到公平的工作,評比必須限於相類似領域之間。國際評比必須考慮到文化背景的差異才能令人信服。世界上沒有絕對公平的評鑑,評鑑主要目的在於促使自我檢討並接受客觀建言以求改進,其結果也可當作上面資源分配時之參考。教授如果對國家社會在專業服務和建言上有傑出貢獻也該受到尊重。

大學評鑑以教授和研究人員陣容的強弱最為關鍵,多元而堅強的教研陣容是達成大學任務和發揮大學功能的保證,它可吸引有積極向上和多元天資的優秀學生。一個有遠見高效率的行政團隊是大學不可或缺的資產,好大學所需經費龐大,除了靠教研人員申請教學與研究經費外,也要建立有效機制讓有心教育和學術研究的私人和私人團體捐獻。有了充裕的資源,校園的美化和教學與研究設備的購置所需資源便可迎刃而解。歷史悠久大學的名聲也可從校友對學術、世界、國家和社會的貢獻看出來。雖然龐大投資可以迅速建立一所優秀大學,但大學的名聲需長時間經營才能建立,不是急功好利所能成就。一所傑出的大學一定有其自豪的校風,追求卓越,充滿活力、機動性、自信、理性,和容忍多元都是不能缺少的特質。

追求卓越不是單靠政府和私人團體大量投資便能造就,它也會受到我們文化思維的影響。我們的根本問題在幾方面,首先我們傳統文化欠缺求真精神,喜歡呼應追隨權威,也喜歡崇拜偶像和善於造神,不敢挑戰權威或自己,因而獨自思考與判斷能力非常薄弱。先獨尊儒教時期百家爭鳴,學說、思想百花齊放,庶民心靈視野開闊而多元,一旦奉行孔教,兩千多年思想史幾乎成為一言堂,社會道德和價值觀定型。再來是學者誤認求知重於求真,學識勝過創新,因此學者喜歡引經據典以顯示自己「才華」。西方學者引用他人論文的目的在於給前人該有的權益,也在彰顯自己論文與他人不同處,亦即表現自己的創意。另外由於科舉制度遺毒,學者無法擺脫學而優則仕的志向,官大學問大、位高智慧高,專業不受尊重,使年輕學子不以潛心研究的學者做榜樣,代代相傳,惡性循環。

台灣普遍的本位主義使得學術合作困難,不符合跨領域的將來研發趨勢。西方學者平時互相批評,但遇到可合作議題,強烈的求知慾總能戰勝個人成見進行合作。台灣學者平時和平相處甚少相互批評,但求知慾卻不足以吸引他們進行合作,因此傑出研究團隊的形成非常困難。另外我們的制度僵化,缺乏彈性和機動性,組織喪失活力、效率與競爭力。

自從教育部釋出五年五百億追求大學卓越構思後,各大學摩拳擦掌準備爭取。在此我不討論資源分配細節,大學應該有不同類型之分才能照顧到社會國家的不同需求,而且在不同學術教育發展階段會有不同的輕重緩急之考量。在追求學術卓越方面,我想指出分贓和平頭主義是阻礙我們突破的另一主因。我國在高等教育和基礎研究的投資本來就遠遠趕不上先進國家,經過分贓後要在國際上競爭更加困難,要追求卓越我們得認清菁英才是真正帶領學術和國家社會進步的動力。我們社會一般要求學者扮演「清高」的角色,以致於學者薪資缺乏彈性和競爭力,難於羅致國際頂尖人才,對年輕人也缺乏強烈吸引力。否認資源的重要是緣木求魚的作法,money is not everything, but we can do nothing without it,不過我們也必須同時擺脫落伍的傳統思維與觀念,和不良的習性與制度。也唯有如此我們才有可能在可預見的將來,看到台灣的幾所大學達到國際一流水準。(第十一屆張昭鼎紀念研討會─高等教育,5/1/04  回到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