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吳大猷科普獎得獎作品及評論 返回 

回望人類發明之路
張開遜 著 北京出版社

發明家筆下的發明史

人們一直在關注3個本源的問題,即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和意識的起源,包括愛因斯坦都曾感慨,世間最不可思議的是,人類作為宇宙的產物,居然能夠理解宇宙。愛因斯坦帶著超越功利、超越世俗興趣的感覺,從事他的研究。

“不可思議的事情”,是一種極為珍貴的感受和體驗。我提出和它們同樣重要的第四個本源問題,就是人類作為大自然的一部分,居然能夠創造出一個有別於大自然的世界。我沒有能力回答前3個問題,但我試圖探求第四個問題的答案。

——張開遜談為什麼寫作《回望人類發明之路》

一本書,12載探究思考,7年寫就。在什麼都追求速度的今天,它會是什麼樣?一位發明家、科學家研究發明史,在科學技術史的研究中,也不多,它又會是什麼樣?我國著名發明家、電子物理學家、中國發明協會名譽副理事長、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張開遜先生最近撰寫的、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回望人類發明之路》,將會回答這些問題。

一部波瀾壯闊的人類文明史

發明家的視角 科學家的筆法 智者的情懷

“在農村的菜市場上,看見一棵白菜,再看見周圍的雜草和野樹,我會對這棵白菜肅然起敬。仔細想一想,這棵白菜和周圍的雜草是多麼的不同,那麼多的雜草,而唯有這棵白菜可以吃,白菜世世代代與人類相伴,老人孩子都愛吃它,並且可以被加工成各種各樣的口味,這棵白菜的故事就是人類的故事。”

張開遜就是以這樣的視角來看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件發明的,也是以這樣視角完成這本書的。他對發明的定義是,人類創造的一切有別于自然的新事物。

這本書按照歷史的轉折分為12章,每一章都必不可少。從我們的祖先不再用雙手移動身體、開始製造和使用工具為人類發明活動的序幕,一直到人類的飛天夢想、航太技術。“構成人類文明的基本要素都在這12章中。”與傳統的科學史技術史史家截然不同的是,作者把人類開始寫字、把語言的發明、把大學的出現也作為人類的重要發明。他說,語言是人類重要的奇妙的高科技發明,使人類走出動物世界的腳步更快。大學對人類至關重要,它在人類創造發明的歷程中不可或缺,因為有了大學,人類才有了研究學問的地方。而在闡釋一種發明時,通篇都能發現作者的一種探索:這個發明解決了哪些問題、怎樣解決的?人類從這一發明中得到哪些好處?是在什麼背景下創造發明的?寫作的過程也是作者求學治學的過程,他力求把每一個問題的答案告訴大家。

張開遜是學物理的,他寫歷史有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比如說對火的發現的論述就和我們過去歷史書的講述不一樣。他首先把火的科學內涵界定清楚,以自己的方式詮釋了火的意義。他認為火不是發明的,火是宇宙中的一種自然現象。人只是發明了利用火的技術,包括產生火源、控制燃燒和保存火種的技術。他認為談論任何問題時,概念一定要清楚,概念是學問的基礎。

在這本書裡,張開遜對很多事件給出自己的解釋,比如說農業的出現、陶器的發明以及對中國古代發明的論述。這種解釋並不引經據典,也不是文獻的考證,而是作者自己深入研究的結果。

張開遜在寫這本書時給自己立下一個規矩,一定要以第三者的身份來寫,“對人類作雲中觀”。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超脫、才能保證客觀、才能擺脫知識情感和時代的局限。雖然作者力爭作客觀的描述,但寫著寫著就由不得自己了。當看到人類的悲觀艱難的時候,不由得發出歎息;看到人類傑出的智慧時,又不得不發出由衷的讚歎;而看到人類走到岔道中去、執迷不悟的時候,又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懣,譴責人類的荒唐。最明顯的地方是作者對原子彈的介紹。

作者為“人類亦可能被荒唐的欲望驅使,濫用它們,跌入深淵”而感到深深憂慮。書中列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50年,美國生產了7萬枚核彈,蘇聯生產了5.5萬枚核彈。到2007年初,俄羅斯核武庫擁有近1.55萬枚核彈頭,其中5670枚核彈處戰鬥值勤狀態;美國擁有9660枚核導彈,其中5735枚在役。對於這種“偉大的發明”,作者只能萬分感歎地說:“人類與動物之間的最大區別,是動物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而且知道需要的程度,而人類卻不然。”

本書的結尾意味深長,作者說,寫到最後,突然感到沒有辦法收尾了,他選擇了以卡爾薩根描述地球是“一個黑暗背景中孤零零的暗淡藍點”的話語,來表現作者對地球上脆弱生命的悲憫。

“感悟世界,幫助人類”是張開遜經常說的一句話。他還說,每一個哲學家和智者都懷著對人類的大愛。這種愛、這種人文情懷流露在書中的任何一個地方。正如書名的寓意,回望,是為了前瞻,人類是唯一可以決定人類未來的物種,而人類明天將發明什麼,它對未來產生哪些影響,人類無從知道。從這個意義上說,發明才剛剛開始。人類的發明是為了人類自身的幸福和尊嚴。作者說,這本書實際上是為每個人寫的、是為人類寫的。人類的發明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故事,每個人都是故事的主角,每個人都在享受這個故事描述的成果。
這本書與其他書不同,它沒有內容簡介,因為很難用幾句話概括它的內容,它不僅僅是思想史、技術史、科學史,更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文明史。本書提供給讀者的啟示是全方位的。

有人看完書後慨歎,它是中國版房龍的人類故事。

每一個字都是自己寫的

歷史學家何炳棣先生曾經強調過,一個歷史學家不僅應該能大刀闊斧,也應該能用鏽花針。張開遜的這本書正是使用了這兩個利器。大刀闊斧者,在這本書裡應該是歷史的脈絡、剛性的知識,繡花針則是每一個發明家和他們的發明故事。用張開遜的話說,寫的都是大事情,但都是從小事情著手的。他不僅作雲中觀,也把事件拉近,給以特寫鏡頭。“只有特寫鏡頭能夠表明這個時代的最本質特徵。”比如作者寫得最為詳細的蒸汽機部分,這部分從蒸汽機產生的過程一直追溯到蒸汽機產生的思想源頭,再到這一技術最終是如何改變世界的,深刻闡釋了科學和技術的關係。但是本書讀過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作者筆下數十個發明家的理想主義精神和多舛的命運,就像一幅幅畫面展現在眼前。1995年起,作者應中央電視臺之約,曾講了4年發明創造的故事,2000年始,又在《百家講壇》作過一次與本書相同題目的演講。這或許也使得本書細節非常精彩。

本書12章,基本以編年為序,擷取對人類文明作出重大貢獻的重大事件,並輔以重點深入的專題,延伸出一個橫切面。比如寫到中國古代發明,經常有世界的參照與對比。這種對比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張開遜說,在他眼中這是一部人類的發明史,不分東方和西方。

“學者的墨蹟應該像殉道者的血跡”,這句有些悲壯的話是張開遜先生願意引用的。瞭解他的人都知道,無論在任何場合的發言,他的講話總是令人耳目一新、頗有特色。他自己也追求言之有物、出語不凡。記者採訪他的文章,多是使用直接引語,甚至用他的話做文章的標題,因為,他的話凝練又富於哲理。他對筆下文字的在意,這次淋漓盡致地表現在這本書裡。他認為,在學者的筆下,每一個字都應該是有意義的。

當張開遜認為不得不為這本書寫一個前言時,他為這個前言修改了12次,以至於這本書的出版日期都受到影響。幾乎每一個字都是經過他仔細斟酌。記者採訪時,以不專業的語調把這個前言朗誦了一遍,發現它朗朗上口,富有韻律和語言的質感,但當記者誤讀一個字時,張開遜立刻聽出來。由此讓人聯想到唐代詩人賈島對自己詩句的推敲,聯想到“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境界。編輯喜歡他的一些警句,特別在每一頁選一些摘出來,附上醒目的框。也是這本書的看點。大凡用心之作,總是值得回味和咀嚼。張開遜在書稿未完之前,隨手翻開一頁讀起來,總是讓自己欣喜不已。他說,好像每一字都有情感、每一字都有生命。

“語言是思想的外在形式,有深邃的思想才有精彩的語言”,當記者想找尋作者富有智慧理性、清新雋永的文字奧秘時,作者沒有給予實用的答案,他說,講科學的書,應該像科學本身一樣樸素、像歷史本身一樣真實,這是語言明朗的要義。寫科學技術史應該理解科學、理解歷史。

自從開始思考人類發明這個話題,張開遜就開始全方位地沉浸其中,他一方面快樂地沉浸在每一個發明的美妙精彩之中,一方面苦思冥想著一句話該怎樣說、一個概念該怎樣詮釋,“寫的過程非常快樂”,張開遜說。他甚至在游泳池裡一邊游泳一邊思考這些問題。

這種全方位還表現在從那時起,張開遜就像一個雷達隨時隨地搜索著為他所用的資料和圖片,他的相機也隨著他的出訪、參觀,捕捉令他感動的畫面和場景。因此,這本書的60餘幅圖片,又是可圈可點的了。作者在1000餘幅圖片中選入書中的近200幅,其中有一些是他自己拍的。

幾乎每一幅圖都會說話,都被作者賦予了一定的意義。而圖注這樣不起眼的地方,也不被作者忽視,“每一幅圖注都是我親自寫的”,有的詼諧、有的令人思考。比如作者寫到“飛翔之夢”一章的氣球升空時,用了一幅圖,創作於1803年,圖的內容是有人建議拿破崙採用氣球戰艦和挖掘英吉利海峽隧道的辦法進攻英國,那幅圖表現了想像中的大戰的情景。張開遜在圖注中寫到,氣球剛剛升上天空,人們馬上想到賦予的它的戰爭使命。

這是一本含金量很高的書,信息量很大,封面封底也在傳達珍貴的資訊。封面封底的背景圖案是達·芬奇在西元1487年留下的手稿。作者告訴大家,它由180幅有序排列的草圖構成,其中有植物、動物、人像、建築設計和發明構想,至今人們仍不明白它的確切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