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吳大猷科普獎得獎作品及評論 返回 

性不性,有關係?—有趣的性博物誌
林正焜 著 出版社:商周出版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生物,都是過去數億年來各種生物透過天擇和性擇的機制所演化而來的。由於個體的壽命有限,因而生命體的綿延,就要靠新的子代來延續。而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是兩種主要的生物體繁衍方式。林正焜醫師在這本書裡,以通俗的文字介紹了科學家們透過十二種模式生物的繁殖方式的研究,所獲得的有關生物的繁殖和演化相互關係的知識。這本272頁的科普書籍,會增進讀者們對生物繁殖策略多樣性的瞭解和欣賞生命演化的奧妙。(嚴宏洋)

本書作者已是科普老手,寫前也顯然做了不少功課,因此寫這本至性的書頗顯功力。只寫生物面,也是很聰明的選擇。開卷便石破天驚,寫一對螳螂銷魂時雄螳螂真箇銷魂,腦袋進了愛侶肚?。作者從生物追求繁衍的觀點探討,說雄螳螂是性命交關,既想傳宗,也想事畢逃得一命,以便東山復起再多些子孫;而母螳螂則是沒腦袋的愛侶既然還能鞠躬盡瘁,甚或更見生猛,又何不食色雙兼?但作者並未提到母螳螂既然自己的子息有望,何不讓這唐璜一了百了,免得他又去替他人添丁?書末以『我們是誰?』作結,但這已經不是生物率性的範疇了。

從 evolution biology 學域的觀點看,本書的分析不夠深入,與像 Olivia Judson 多年前的科普書 ”Dr. Tatiana’s Sex Advice to All Creatures” 等作品比,本書的取材也比較有限。但在中文科普方面好書難得的情況下,作者的努力是非常值得獎勵的。(王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