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時報「時論廣場」於2013年11月11日的一篇讀者投書,其中提到「吳大猷科普獎」評審事宜,本基金會曾於11月29日投書中國時報加以說明,但迄今仍未見報。為澄清事實,茲提出說明於下:

 

吳大猷學術基金會針對科普獎審查過程的說明(2013.11.22)

吳大猷學術基金會自2002年起,舉辦「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簡稱吳大猷科普獎),每兩年評選一次,針對華人世界科普領域的創作和翻譯作品給獎,在內容上則包括數理科學及生命科學兩個領域。頒給金籤獎(即首獎,創作類及翻譯類各一),銀籤獎亦同,另入圍決選的創作及翻譯作品皆列為佳作,由基金會對外推薦。近年來新增青少年科普特別獎,也包含創作和翻譯兩類。

每一屆科普獎的審查過程大略相同,以第五屆(2010年)為例,科普獎評選活動於民國98年底展開徵求,由各出版社提出申請,台灣本地共有203本書參賽,其中生命科學領域創作類有13本,翻譯類有44本。初選除召集人外,聘請3位委員,皆為國內各大學生命科學領域的教授。初選會議於99年2月召開,在縝密評選後,決定了進入複選的書籍,生命科學領域共選出創作類6本,翻譯類13本進入複選。99年5月間召開了複選會議,由7位來自中研院和各大學的教授擔任生命科學領域複選委員,經過仔細討論後,推薦進入決選的生命科學領域翻譯類書籍共有4本,加上大陸方面推薦進入翻譯類決選的3本書,總共進入決選的生命科學領域翻譯類書籍共有7本。

99年7月初配合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的行程,召開了第五屆科普獎的決選會議,決選委員會由6位中研院數理和生命科學領域的國內外院士組成。曾志朗院士也是決選委員之一,但只參與創作類評審,在討論到翻譯類評獎之前,因洪蘭教授的譯作也入圍決選,曾院士即離席迴避,有關翻譯類入圍書籍的討論和決定皆未參加,由其他委員秉持科普理念深入討論後,決定當屆獲獎名單。

吳大猷科普獎自2002年舉辦至今,已走過6屆12個年頭,因為從初選到複選再到決選的審查過程嚴謹公正,各級評審委員人選不同,所邀請擔任初複選的評審委員皆為該領域資深教授或研究員,而獲邀擔任決選評委的都是國內外知名且熱心科教和科普推廣的資深院士,同時獎項的獎金數額較高,因此在華人出版界已有一定口碑。本獎項所推薦的各屆獲獎書籍(金籤、銀籤,及佳作)普遍受到各圖書館及各級學校的重視與收藏推薦,對國內及華人世界科普寫作和翻譯的推動作出了明顯的貢獻,也彰顯了台灣在世界華人科普領域的蓬勃參與和具體影響。

吳大猷科普獎最終獲獎的書籍,是經過初選3位委員、複選7位委員,和決選6位院士仔細閱讀深入討論後逐級入圍,最終獲獎,整體流程把關嚴謹,程序清楚,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徇私舞弊的可能,各級審查過程皆有明確紀錄,可供社會公評,謹此提出說明,敬請社會大眾公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