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教育品質以提昇國際競爭力  

         台灣即將成為WTO會員國,大家既興奮又擔心,興奮的是台灣的國際地位和知名度會提高,產品在世界各也能享受公平競爭的待遇,擔心的是不少台灣產業經不起國際競爭,勢必遭受凋零的命運,我們如果不及時調整產業結構,經濟可能受到嚴重的衝擊。長期的因應之道是不管制定什麼政策,必定要以「開發優勢和獨特的產品,和提高品質及生產效率,以提昇國際競爭力」為目標。要達到這長遠的目標,我們必須從教育改革著手,學校重要的是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思考力,創造力,自我學習力,和欣賞品質的習性。

在這裡我針對教育界近來擔心的,也是面臨的兩個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這些問題是,一、外國學校很快會到台灣設校和招收學生,和二、大陸學校的採認。前者牽涉到外國學校的競爭,我們的學子將大量被吸引到國內外的外國學校,國內不少大專院校勢必被迫關門,而老師也將加入勞工失業的行列;後者除了政治因素的考量外,基本上和第一問題並沒有兩樣。其實我認為我們在這兩個問題的思考上都患有神經過敏症,有點杞人憂天,本來WTO的精神就是開放國際的公平競爭,台灣開放給外國設置學校,外國一樣的必須開放給台灣設置學校。所以我們的問題癥結不在於外國學校或我們有否加入WTO,而在於國內學校的品質有沒有達到國際水準,有沒有國際競爭力,如果有,我們根本不必擔心外國學校,還可以大量招收外國學生,以加速台灣的國際化。

        兩三年前,筆者到紐西蘭開會,看到不少歐、美、亞的大學部和研究生,問起他們,才知道他們都就學於當地的學校。我問好幾個英國的留學生,英國到處是好學校,你們為什麼選擇到紐西蘭,他們的回答很簡單,紐西蘭學校的設備、師資和程度與英國一般學校沒有兩樣,但學費和生活費卻只要英國的一半,這就是國際的競爭力。後來我才知道紐西蘭把教育當作「進出口業」來經營,大學和研究院有一大部分學生來自外國,而且很多來自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當然,他們經營教育企業,有我們沒有的優勢,那便是英語是每個教授的日常用語,但我們在這方面,比起其他國家也強些,首先,外國學生能順便學到國際舞台上日漸重要的華語,再來,我們大專院校大部分的老師都曾留學英美,只要在進入WTO狀況的過渡時期,好好重溫並學好英語能力,很快可以用英文教學。

        我們馬上可以做的是提高國內教育水準,先在師資充實的學校設國際生學院,用英文教學,以吸引外國、大陸和有志國際的本地學生,在這方面至少在數年內,我們還不必擔心大陸學校的競爭。談到國際生學院,我不得不呼籲國內教育界,敞開心胸和中研院合作設立國際研究生院,想一想,有一天我們採認了合肥中國科技大學的學位,它直屬於中國科學院,也就是說我們採認了中國科學院授與的學位,卻無法容納自己國家的對等單位,中研院授與研究生學位,這不只沒有善用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給外國人看來也是又滑稽又可笑,更嚴重的是只要我們的教育家開放不了心胸,那我們也不用談和外國學校競爭了。(自由廣場, 11/16/01,經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