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入學有那麼可怕嗎?

        一位國二學生對多元入學制度的顧慮, 竟然能使得經過教育學家們長久討論的改革方案突然受到質疑, 連這位學生也驚奇的說「沒想到一個國中生有這麼大的力量?」, 而有讀者也呼應說她只是吶喊出集體的痛苦而已。 這位國中生態度之嚴謹令人欽佩, 在她寫出對多元升學制度的顧慮之前, 她很客觀的徵詢並統計好同學們的意見, 如果每位國中生都像這位同學這麼聰明, 那我國前途無量, 大家也不必再費心談教改, 但如果我們看看社會的亂象, 我想大家都會同意我們的教育制度的確出了大問題, 真的需要徹底改革一番。

在此我倒要問一問「多元入學有那麼可怕嗎?」。 我常聽到美國友人說他們一生最快樂的時光就是中學生時代, 請問我們國人有多少人會這麼說呢? 而這正反映出多元和聯考入學制度的不同, 美國學校採用的是多元入學制度, 而我們採用的是聯考入學制度。 在台灣學生為了準備聯考, 每天下課後晚上又消耗在補習班裡, 不知多少年輕人把他們的青春快樂時光犧牲掉了。 一個國二學生, 就是多聰明, 態度多嚴謹, 她的見識和經驗到底有限, 她的意見固然值得大家再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改進, 但不至於要把專家經過幾年一再討論的多元化入學制度推翻。

        首先想想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是不是只在於從老師那裡學習到生活技能和處事做人的道理, 當然不是。 學校也提供了一個大環境使年輕人能相互認識, 相互切搓, 在互相尊重和競爭下相互學習生活技能和做人處事的態度。 另外學校還有一項時常被人忽略的重要任務, 那就是給學生一個機會和環境發覺自己的天資所在, 並有機會發揮他們的長才, 當然學校也負有替國家社會篩選和教育才能不同的人的責任。 多元入學制度除了測試活用一般知識的能力外, 就是要使學生在校中有充分發揮他們特有才能的機會, 並在入學時考慮到每個人特有的才能。 聯考制度就是在最理想的情況下也只訓練和篩選出通才和擅長於考試的人才, 也就是說對記憶力好的通才最為有利, 其他方面的天資就不容易受到重視了。

多數學生和家長反對多元入學的理由是他們寧願子女辛苦幾個月一考定江山, 也不願意國中或高中三年期間天天擔心考試為考試而忙, 阻礙身心的正常發展。 請問在我們一生中有什麼事是一考定江山的, 為什麼我們教育年輕一代時就要用這種錯誤的觀念? 有人認為只要多設高中就可以抒解大家的疑慮, 這種做法根本就沒對症下藥, 多設高中會使教育更加普及, 是社會必需走的方向, 但是絕對沒法減輕學生壓力。 學生壓力來自於家長朋友們過份的期盼, 他們個個希望子女能擠入所謂的明星學校, 而不是欠缺入學的學校。 那麼是否完全去除學而優則士的士大夫觀念, 就能解決升學壓力, 其實社會之所以能進步主要貢獻來自於做事態度積極的人, 這些人不管做什麼事都想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他們更會動用自己的腦筋, 也更富創造力, 而教育的目的正是要培育這種做事積極的人才, 所以在能互相尊重下的競爭不只不必加以壓制, 也許還可加以鼓勵。

多元入學主要的好處在於能及早發現和培養學生多元化的興趣和才能, 而聯考主要的流弊在於只獎勵會考試的學生。 多元入學目的不是為了減少學生的用功和努力, 而是在於使學生能往自己有興趣和有天分的方向用功和努力。 自己有興趣的工作就是再多花點時間也是心甘情願的壓力, 就像運動競賽一樣, 學生之間的競爭是一種挑戰, 對很多學生而言不但不是壓力, 反而是一種樂趣, 也是國家社會進步和國際競爭力提升的源泉。 學生無法忍受的壓力來自於只是為了滿足親戚朋友的期望做自己毫無興趣的工作, 做自己有興趣的工作, 那怕是艱深的數學或物理, 或是艱苦的馬拉松和十項運動, 學生們都會甘之如飴。 多元化入學制度只要設計得當一點都不可怕, 大家之所以害怕主要原因在於對新制度欠缺瞭解, 聯考制度已經施行了四五十年, 一般人怎敢輕易放棄由一個毫無瞭解的新制度來取代。 重要的是教育部和學校加強宣導, 並採取漸進方式逐步廢除聯考制度, 而家長們也可以開始學會開放心胸, 尊重兒女的興趣和意願, 不再強逼他們專攻利多的行業, 其實在我們多元化的社會裡只要做得好, 行行都能出狀元。(自由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