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要贏就先塑造好形象

 

民主政治是形象政治,美國只有兩年年資的初任參議員,黑人奧巴馬角逐總統,本來民調遠遠落後政壇老將希拉蕊,但以「求變」的清新形象,到處造成萬人空巷,很快趕上並超越對手。民進黨這次總統選舉的挫敗,黨和競選團隊背負的負面形象是重要關鍵。

 

一、               形象除了靠自己塑造外,媒體宣傳至為重要。幾十年來多數台湾媒體和舊黨國機器已經建立鞏固的共益關係。民進黨崇尚新聞自由,執政後不敢干涉媒體的偏頗報導,也沒有努力培植本土媒體,未戰已先敗。

 

二、               阿扁總統沒有約束親戚和幕僚嚴守清廉,他太重視親情,太放任他們;少數官員也不細心遵守程序和法規,導致無法彌補的貪腐政權形象。

 

三、               一般民進黨官員比較拙於言詞,無力為政策辯護,往往無奈的接受挨打,造成無能與沒有政績形象。

 

四、               泛藍利用「政治正確」口號攻訐泛綠,在藍色媒體宣染下「本省人、外省人」和「本土、非本土」成為族群歧視的代名詞,「台湾、愛台湾」也被扭曲成髒語(dirty word)。泛綠缺乏膽量全力辯駁,概括承受族群歧視形象。

 

五、               民進黨依靠社會本土中下階層取得政權,之後雖然有意照顧這些人,但因國會在泛藍控制下成果有限,反而把國家資源花費在無法抵擋的錢坑法案和公務員18%退休金利息上。民進黨兩岸政策更受到台商大賈的夾持,不但得不到他們的選票,反而造成忽略漁、農、工福利的形象。

 

六、               民進黨的內鬥和黨員派系之爭,給予選民的形象是民進黨黨員缺乏中心思想,從政只是為了爭奪權利。

 

七、               民進黨競選策略給選民不少負面形象,綠卡既然沒有違反候選人資格,不停炒作一個多月令人厭煩。「逆轉勝」是年輕人創造的好口號,可惜泛藍之後提出的口號:「台湾向前行」更具吸引力。只為自己著想的口號,形象總不如台湾向前行來得好。

 

八、               否認「馬英九現象」是被迫政治正確的迴避反應。馬一生都在塑造溫雅的形象,也在培養吸引女性魅力。民調顯示約有70%女性選民把票投給他,這不是他的政策受到青睞,而是他長久細心塑造的帥氣兼溫柔與誠實的性格形象吸引了他們。民進黨想從新執政,候選人不妨先找形象師包裝。當然形象也不一定要抄襲,阿扁就是以能幹和強勢的形象獲勝。

 

大家可能有點失望,民主政治領導人的選擇既然必須依靠形象。在選民民主素養未足以判斷候選人能力與政策時,想要勝選就得注意形象。民進黨新形象的建立請從今年518日新黨魁的選舉開始。(縮短版本登刊於200852日自由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