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炭汙染、溫室效應更可怕


鄭天佐/中研院院士(台北市)

中研院李院長日前在國家永續發展會議中主張落實核四的建造,並考慮延長核一、核二、核三的使用;他也建議把無核家園的理想暫延到再生能源生產技術成熟時。反核者則堅持無核家園理想,並指出核能的眾多缺點。核四的興建,政府在雙方拉扯下顯得無所適從,工程的延誤使國家無謂的損失好幾百億,而台灣能源安全也嚴重受損。

一般民眾因與核武聯想對核能有直覺的恐懼,其實核能安全不亞於其他能源。以史上最嚴重的一九八六年車諾比爾核電廠意外為例,烏克蘭政府公布死亡數目為五十六人,其中九名民眾死於輻射塵埃引發甲狀腺癌,聯合國二千和二00五年報告也無法確立其他傷亡人數,至於世界其他核電廠意外傷亡人數甚少。反核團體強調車諾比爾輻射落塵遍及白俄、烏克蘭和俄國西部奪走上千成萬的生命。

反觀煤炭開採意外造成之人員死亡要嚴重許多,單就中國而言每年就有約六千人死於採礦意外,全世界更不用說了。這些都還只是表面數字,傳統碳基能源的使用對水和空氣的汙染和環境的破壞所造成的疾病死亡人數難於估計,更可怕的是溫室效應很可能會造成人類的浩劫。水力發電也不見得安全,一九七九年印度 Machhu II 堤壩的崩潰造成二千五百人死亡。另在中東各國為了搶奪石油引發的戰爭,每年不知喪失多少生命。看看胡錦濤訪美後趕往中東的快速舉動,我們清楚今後國際間石油的爭奪只會變本加厲。

再生能源如生質能,可以把環境汙染減到最低,也不會造成地球生態的失衡,所以是最理想的能源,可惜生產技術並未成熟,在一、二十年內在價格上很難和傳統碳基能源競爭。其實不管用什麼能源,我們都必須付出相當代價,最好的能源政策是節約能源,問題是民眾有沒有決心從改變生活習慣來節省能源,而我們的政府有沒有膽量冒得罪企業界和流失選票的危險,積極推動健全的節能政策。

我們批評美國以百分之三人口消耗世界百分之二、三十資源,其實台灣正緊追著後塵。我們在高速公路看到的大小車輛和美國毫無兩樣,而且美國最近因為汽油價格上漲,耗油的休旅車有逐漸減少趨勢,台灣卻正在大幅增加中。在大賣場我們看到的是一車車載得滿滿的食物和消費品。吃胖了再浪費金錢和時間徒勞無功的拚命減肥,而屋裡沒用的垃圾徒然佔據了寶貴的生活空間。浪費不一定能提高生活品質,政府有義務教導人民養成節省資源的好習慣。

地球上本來就沒有白吃的午餐,唯有以智慧管理食衣住行,養成節約自然資源的好習性,我們才能面對子孫,並有資格談永續發展。(聯合報民意論壇,5/27/0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上本來就沒有白吃的午餐                                    鄭天佐

 

動力與能源是人類民生和經濟活動的原動力,物質文明可看作為人類動力科技的發明和所需能源的發掘以及其衍生生產技術的開發。產業革命以來電力和內燃引擎成為我們的主要動力,而燃煤和石油則是主要能源。這些碳基能源的使用很快向大氣釋出巨量熱能,所排放溫室氣體也造成地球表面的失衡而產生溫室效應,使地球表面溫度和海平面急速上升。京都議定書的訂定,正是為了及時限制各國傳統碳基能源的使用,而台灣也在地球日召開國家永續發展會議探討對策。

 

李院長在會中主張落實核四的建造,並考慮延長核一、核二、核三的使用;他也建議把無核家園的理想暫延到再生能源生產技術成熟時。反核者則堅持無核家園理想,並指出核能的眾多缺點。核四的興建,政府在雙方拉扯下顯得無所適從,工程的延誤使國家無謂的損失好幾百億,而台灣能源安全也嚴重受損。

 

一般民眾因與核武聯想對核能有直覺的恐懼,其實核能安全不亞於其他能源。以史上最嚴重的1986年車諾堡核電廠意外為例,烏克蘭政府公佈死亡數目為56人,其中9名民眾死於輻射塵埃引發甲狀腺癌,聯合國20002005年報告也無法確立其他傷亡人數,至於世界其他核電廠意外傷亡人數甚少。反核團體強調車諾堡輻射落塵遍及白俄、烏克蘭和俄國西部奪走上千成萬的生命。

 

反觀煤炭開採意外造成之人員死亡要嚴重許多,單就中國而言每年就有約6000人死於採礦意外,北台灣1984年煤礦意外也犧牲了314人,全世界更不用說了。這些都還只是表面數字,傳統碳基能源的使用對水和空氣的污染和環境的破壞所造成的疾病死亡人數難於估計,更可怕的是溫室效應很可能會造成人類的浩劫。水力發電也不見得安全,1979年印度Machhu II 堤壩的崩潰造成2500人死亡。另在中東各國為了搶奪石油引發的戰爭,每年不知喪失多少生命。看看胡錦濤訪美後趕往中東的快速舉動,我們清楚今後國際間石油的爭奪只會變本加厲。

 

再生能源如生質能,可以把環境污染減到最低,也不會造成地球生態的失衡,所以是最理想的能源,可惜生產技術並未成熟,在一、二十年內在價格上很難和傳統碳基能源競爭。其實不管用什麼能源,我們都必須付出相當代價,最好的能源政策是節約能源,問題是民眾有沒有決心從改變生活習慣來節省能源,而我們的政府有沒有膽量冒得罪企業界和流失選票的危險,積極推動健全的節能政策。

 

我們批評美國以百分之三人口消耗世界百分之二、三十資源,其實台灣正緊追著後塵。我們在高速公路看到的大小車輛和美國毫無兩樣,而且美國最近因為汽油價格上漲,耗油的休旅車有逐漸減少趨勢,台灣卻正在大幅增加中。在大賣場我們看到的是一車車載得滿滿的食物和消費品。吃胖了再浪費金錢和時間徒勞無功的拼命減肥,而屋裡沒用的垃圾徒然佔據了寶貴的生活空間。浪費不一定能提高生活品質,政府有義務教導人民養成節省資源的好習慣。

 

地球上本來就沒有白吃的午餐,唯有以智慧管理食衣住行,養成節約自然資源的好習性,我們才能面對子孫,並有資格談人類的永續發展。(uncut vers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