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抉擇 兩岸的抉擇

☉李遠哲(中央研究院院長)

  廿世紀人類遭逢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以及數不清的區域性災難與動亂,無數無辜百姓因而不幸喪命。我們這些僥倖存活的人,面對未來的新世紀,有責任也有義務為我們的子孫後代創造和平生存的契機和永續發展的條件。

  翻開人類的歷史,爭奪稀有資源是常態,但人類常因巧取豪奪引發災難,甚至彼此殺戮,危害生命。隨著全球化的經濟發展以及摧毀性武器的發明,超級大國之間從戰爭中學到了如何透過合作避免戰爭。

 可是人類之間的競爭從未歇止,只不過換了另一種型態而已。換言之,武力的競爭在某種程度上被以高科技為後盾的經濟競爭所取代,但人類並未因此放棄以武力來解決爭端的想法。這種想法,在本人看來,是人類追求和平與永續發展的最大阻礙。九月十一日發生在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及華府五角大廈的不幸事件再度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畢竟是脆弱的。我們的世界還是充滿了太多的仇恨與暴力。

 恐怖分子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不擇手段奪取那麼多寶貴的性命;這種濫殺無辜的行徑我們完全無法苟同,應該給予譴責。對於不幸失去親朋至友的人,我們表示至誠的同情與安慰,希望他們能堅強地站起來渡過難關。然而,在嚴懲這次災難主謀者之際,我們也呼籲相關國家應該冷靜自制,不應以暴制暴,擴大事件,繼續製造更多的不幸與仇恨。人類不應繼續迷信以武力解決紛爭,同時也該調整國家與國家之間無止境的經濟競爭。在我們揚棄毀滅性的武力競賽或高科技的經濟競爭的同時,我們應該以創造人類永續生存發展為唯一目標。

 如能秉持這一理念,相信人類的前景是光明的。 遺憾的是,過去我們並沒有認真實踐這個理念。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本應提升人類的福祉;過去二、三百年我們歷經了工業革命,發明了發動機、飛機、電話、電視及各種先進的運輸與通訊工具,因而改善了人類的物質生活,可惜工業革命開始後的一段時間裡,卻僅造福了世界上少部分的人。

 西方國家因工業革命而富裕壯大,不斷向外擴張,許多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竟因此淪為殖民地;這些地區雖然在第二次大戰後先後取得獨立,但大部分人民的生活卻仍然貧窮落後。於是這些落後貧窮的人民在有限的資本和資源下只能積極效法西方國家之工業化與現代化,希望能以最短的時間迎頭趕上。

 有些國家固然開闢了一條成功的工業化與現代化的成長道路,但大多數國家仍只能在飢餓貧困中掙扎。這些貧困國家的人民在無以為生之餘遲早會起而反抗。他們不但會義正辭嚴地要求其生存權,而且可能以最原始最野蠻的武力來討回公道。

 在整個世界走入全球化的今天,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的動亂都將會深遠地影響世界的和平。 至於那些西方先進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雖然倖免於貧窮,但在全球經濟競爭和資源掠奪的過程中,卻罔顧全球生態環境的保護,又過度浪費大地的資源,造成空氣及水源的污染,逐漸破壞地球的生態並腐蝕人類生存的條件。

 眾所皆知的全球溫室效應似乎已開始展示其威力,不但使得各地氣候劇烈轉變,也頻頻釀成災害。這種大地的全面反撲是人類過度開發與過度競爭所始料未及的,也是未來新世紀人類攜手合作必須反省的首要目標。

 可惜的是,人類至今仍未認真正視這個目標,並為這個目標無私地合作。我們仍然是以消耗地球、破壞下一代生存條件的方式來謀取這一代的生活享受。本人認為,這種做法是不道德且不負責任的。我們應該在人類永續生存發展的前提下進行合作與競爭,而不是在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去破壞人類生存的條件。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更應該珍惜目前資訊與生技革命的契機,透過彼此的分工合作與良性競爭,分享知識與技術,並藉此造福世界絕大多數的貧窮人口,同時改善人類及其他物種生存的生態環境。

 展望未來的新世紀,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並不在於武器的競賽,也不是經濟成長與蕭條的零和遊戲,更不應消耗地球資源來成全自我。

 由於我們所遭遇的問題有許多是跨越國界的,因此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可能侷限在單一國界之內。像糧食短缺、溫室效應與環境污染等都是跨越國界的問題,我們自然也必須透過跨國合作來解決這些問題。本人以為,既然我們已是地球村的一員,我們便沒有資格再以任何地域、種族、國界和主權等理由來阻絕合作的契機,任憑彼此共同的問題演變成人類的危機。

  因此從競爭與合作的真義出發,我們便不難思索解決兩岸問題的大方向。本人一向認為,兩岸人民本無深仇大恨,並沒有理由必須兵戎相見。何況兩岸祖先系出同源,情同手足,更沒有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道理。

 兩岸的領導人應該理解,武器競賽並無法解決兩岸分立分治的問題,雙方應先消除敵對狀態,依循「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精神,以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態度,儘速展開良性對話與全面交流。

 須知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兩岸唯有資源互補,利益共享,積極合作,才能面對全球市場的激烈競爭,也才有機會為人類的永續發展與世界的永久和平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然而我們也切勿忘記,經濟競爭與社會發展應以人類永續生存為前提。人類應無條件地揚棄武力,用關懷與愛心代替偏見與仇恨。全世界的人民應攜手相連,勇敢地為人類和平與永續發展而努力奮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