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穿隧顯微術

四、衍生及相關顯微術

1.衍生技術
STM發明迄今約二十年,技術不斷地精進,除此之外,又衍生出許多其它技術,其中最重要的是原子力顯微儀(atomic force microscope,簡稱AFM)。它是由STM發明人之一Binnig、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Quate、及IBM的Gerber率先發展的(13),主要動機是希望有類似STM的空間解析能力,但不必受限於可導電的材料。AFM的原理是利用針尖原子與樣品表面原子間的微弱作用力來作為回饋,以維持針尖能在樣品上方以固定高度掃描,從而得知樣品表面的高低起伏。其基本架構與STM相似,但探針結構不同,必須能夠量測到原子間的微弱作用力才行。AFM的空間解析能力僅略遜於STM,在某些情況下亦可解析出原子結構,但不像STM必須受限於導體樣品,使它的用途明顯地大於STM。最新的AFM技術甚至可用來觀看柔軟脆弱的生物分子,應用在工業上的潛力也是無庸置疑的。有關AFM的詳細介紹,請參閱本期特刊中之報導。

有人在 AFM的針尖上鍍一層磁性薄膜,利用針跟樣品間的磁力作回饋以觀察磁性材料,其餘方式與AFM相同,此稱為磁力顯微儀(magnetic force microscope,簡稱MFM)。它可觀測磁性材料上細微的磁區分佈,目前微磁學也是一門重要的研究領域,MFM已成為此領域的重要儀器(14)。有關MFM的詳細介紹,也請參閱本期特刊中之報導。

另有研究人員利用光纖作探針,模仿STM方式,把STM的電子換成光子,稱為光子掃描穿隧顯微儀(photon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簡稱PSTM);後來又結合AFM的技術,發展成為近場光學顯微儀(scanning near-field optical microscope,簡稱SNOM或NSOM)。現今NSOM的空間解析度約為20nm,遠高於傳統光學顯微鏡,接近電子顯微鏡。由於它提供了材料的光學資訊,所以十分適合觀察光電元件,亦可應用在生物樣品的觀察。詳細的介紹可參考《科儀新知》第十七卷第五期中正大學蔡定平教授的文章(15)。

以上這幾個STM的衍生技術,皆和STM的基本架構相仿,主要差異在於探針的結構及信號感測系統不同。這些技術與STM已被統稱為「掃描探針顯微術」(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簡稱SPM)。其實,上述幾個技術只是SPM中最重要的幾種,任何類似架構的顯微技術都可納入SPM;其空間解析度通常取決於探針的大小,探針能做得越尖,解析能力就越好。相信往後會有更多感測頭被製成針尖般細小,讓我們得到更多物理或化學特性的顯微影像。除了SPM外,STM還可修改成其它量測技術,例如:金屬薄膜跟半導體介面特性的量測、半導體表面電子傳導特性的量測等等。諸如此類的嘗試很多,未來勢必有更多由STM衍生出來的顯微技術,或是STM與其他技術結合發展出來的新儀器。

2.其他原子解析顯微術
STM並非是唯一有原子解析度的顯微術,早在1951年,Muller就發明了一種顯微術──場離子顯微術(field ion microscopy, FIM)(16),在1957年左右首度成功地看到一些過渡金屬針尖上的原子影像,此技術後來被用來觀察金屬原子、原子團的表面擴散等動態現象,對表面擴散的瞭解貢獻很大,但它只適用在某些能製成針的金屬(主要是過渡金屬),而且研究區域受限於針尖末端極小的平面(一般而言,直徑在80埃以下),需在真空中及液態氮或液態氦的低溫下操作。相較之下,SPM的限制就少很多。

高解析穿透電子顯微術(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17)是另一個具有原子解析度的顯微技術,它在水平方向可達原子解析能力,但完全不具垂直方向解析能力,適合觀察週期性很好的晶格內部的原子結構,單一缺陷(如:某晶格位置少了一顆原子,或這個位置被不同種類原子所取代)是無法被解析出來的,只有在少數特殊狀況可在表面看到單一原子,這個能力比FIM限制還大。

Top